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一个人丶习惯了寂寞
(八),因为国产,在三大件,是短时间内无法和进口车竞争,所以只能从配置上竞争 但是国内老百姓,大部分人,买车还是只看那些华而不实的无用配置, 国产车配置高,但是三大件不可靠,恰恰有许多厂家就认准了消费者这种心理,制造出许多表面功夫很好但败絮其中的产品。这些产品在不少消费者看来相当厚道,看得见的地方都无比的好,但往往真的驾驶之后发现,特别难开,或者配置多但是并不好用。为什么呢?还是因为成本分布,在有限的售价之内必定顾此失彼。把一辆车制造得好开好用难道不需要成本吗?当然需要了!而且是巨额的你看不见的研发和测试成本。比如底盘的操控/滤震表现、转向手感、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座椅舒适度、空间优化和利用率、合理的轻量化设计带来性能和效率的提高等等这些就属于消费者无法直接衡量但实际上有非常重要的产品力组成,毫无疑问这些方面的成本不是能靠单纯的“堆砌花哨配置”来实现的。所以片面追求一辆车表面功夫“厚道”的结果往往是买到一辆研发层面产品力不足的车,贪小便宜最终吃大亏。还有不少消费者片面追求账面参数、变速箱形式、发动机排量、是否增压,或者一两项细枝末节的技术有无等等这些。但在机电一体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一辆车的驾驶性其实根本不能仅用硬件指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软件层面的匹配和标定,甚至同一种自动变速箱装在不同车上的表现也可能是大相径庭的。所以买车之前一定要试驾, (九),还有好多老百姓选车只看厂家标定的参数,因为国内很多厂家的参数发动机功率扭矩虚高,与实际体验有很大差别,有时实际加速体验都比不上参数小的车型,再就是国产车仪表显示油耗不真实,比实际测试油耗偏低很多! (十),大家选车不要盲目追求底盘性能,车身大,四驱性能,七座之类的,还有的人就喜欢底盘重,说越重越安全,现在汽车厂家都在拼命的减轻车重,要知道增加一公斤很容易,要想减轻一公斤需要很难的技术! (十一),国产自主好多车型,并不是三年两年或几万公里就能看出来的,还有就是没有对比就分不出质量的好坏!即使是合资企业,永远记住一点,能投放市场的产品,短期内是不会出现问题的,不要觉得开了二年三年没有问题就幸灾乐祸为车企洗白,汽车这类大宗消费品在国内如果坚持不了10年就不算合格。
发布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