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阮阮不是软软丶头像阮阮不是软软丶头像

    阮阮不是软软丶

    认证:理想L6车主·新提车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5粉丝9关注37获赞关注
    昨天 11:50

    一、选车历程:之前的车是马自达3星骋和雪铁龙c2,大家可以看出来我是个“小车爱好者”。去年年底因为家里老人上下车不方便等等一些问题,终于把换车提上议程。在各大汽车论坛蛰伏了七八年,看了无数台车。初步考虑20-25区间里的suv。 选车过程就不赘述了,最终决赛圈四位选手是理想L6、方程豹豹5、蓝山、奥迪Q5L。 下面说下试车历程,着重写缺点以及没选的原因: 1. 方程豹豹5。城市通勤舒适性一般,非承载式车身导致“开船感”比较重,内饰机械感强(有我最喜欢的实体按键)但交互体验一般,ui设计一般,车机逻辑一般。还有一些口碑就不说了。最终pass。 2. 蓝山。车机逻辑一般,交互体验一般;优点的车特别大,最终pass原因是销量以及对复杂混动系统的可靠性存疑。 3. 奥迪Q5L。配置低、油耗高,智能化仅基础L2。但是底盘操控深得我心。最终因为空间和工作性质pass了。 4. 最后选了理想L6Max 小象灰。 试驾一次就直接定了。主要是这个价位其他的suv综合素质确实没有L6这么水桶。 一是L6底盘有点“船”但是开运动模式+运动CDC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二是L6动力,配置,舒适度,车机交互基本符合我个人的习惯。 三是家里人特别是爱人比较喜欢(这是重点)。 最后想着年轻人买车还是有点个性,就加了2k选了小象灰,因为平常通勤有一段路很烂,就没选21寸轮毂。 办下来下来只有置换补贴和新购补贴,大概26多点吧,三年免息(一月份没一点优惠)。 二、用车三月,智能化、能耗、舒适性深度体验 1. 辅助驾驶:作为曾经的“老旧”传统燃油车车主,其实是不太信任辅助驾驶以及特喜欢实体按键的。 L6提车一万公里,辅助驾驶使用里程超三千公里(基本上是高速)占总里程约30%,在与L6慢慢熟悉的过程中也逐渐信任辅助驾驶在高速上的表现。不过除了高速不堵车路段使用外,城区也就是偶尔有事情的时候使用几十秒。 2.智能化:同时L6的车机系统、语音交互都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改变了我在传统燃油车上养养成的对实体按键的依赖。 3.细节体验:HUD基本上是第一梯队,清晰度、ui、逻辑都属于我开过的车里面的第一梯队。就是没有媒体信息显示(正在播放歌曲信息)是个遗憾。 4.能耗表现:打破了我对增程车是“油老虎”偏见。我开车风格属于比较激进的,纯电市区通勤驱动电耗大约18-20kWh/100km,属于我可接受的范围。长途用油,全程高速满油满电综合大概能跑800km左右,实测高速全程130油耗约8-8.5L/100km(满载+空调),结合车重、体积以及个人开车风格,不批评也不表扬。 5.露营体验:车尾帐+外放电=无敌。别人还在用卡式炉的时候我已经掏出了电磁炉、热水壶、空气炸锅。 三、总结:理想L6的“得”与“舍” 1.优势: 新能源家庭用车第一梯队,空间、舒适、智能化均较为优秀,属于30万以内无明显短板,较为均衡的新能源suv。 2.待改进: 刹车脚感初段偏软,紧急制动点头明显 ,轮胎湿地制动性能不佳。内饰反光严重(空调出风口刚好投影在后视镜上)。 结语:四个月行驶10000公里,理想L6让我从最初的质疑到现在的真香,证明了国产新能源在各方面的进步。从传统燃油车切换到新能源,这是一次巨大的体验升级,而L6正是这次体验升级的“最优解”。

    理想L6提车四个月一万公里总结图1理想L6提车四个月一万公里总结图1
    理想L6提车四个月一万公里总结图2理想L6提车四个月一万公里总结图2
    理想L6提车四个月一万公里总结图3理想L6提车四个月一万公里总结图3
    理想L6提车四个月一万公里总结图4理想L6提车四个月一万公里总结图4
    理想L6提车四个月一万公里总结图5理想L6提车四个月一万公里总结图5
    理想L6提车四个月一万公里总结图6理想L6提车四个月一万公里总结图6
    学习强国里说16-20图1学习强国里说16-20图1
    学习强国里说16-20图2学习强国里说16-20图2
    学习强国里说16-20图3学习强国里说16-20图3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