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江门外地人
先来一张帅照。 摩卡内饰,说提车快,实际等了三个月。换来换去,还是蓝色好看些,未提车前想装水晶把,后面也懒得折腾。 提车回来第一件事是途虎上几百块钱做个镀晶,別买日本那个,油性的沾尘、粘指纹,买3M那个好些。 第二件事,是四门加装高音和中置(共六喇叭),基本上都是直插即可,但音效听上去没多大变化,还多了门的异响,建议对音质感受不明显的别折腾这个。 缺点: 1、领先的大部分是钢琴烤漆,非常沾指纹,有点烦这点。 2、座椅有点小,我才1.78、75kg,驾驶位有点挤。 几点感受: 1、操控:个人觉得在规整的起伏路面、转弯这些方面,底盘质感很好,但烂路还是宝马的传统老毛病,这响响那响响。动力输出还可以,电车先天优势就是香,关键这车几乎和油车一样好操控。 2、自适应动能回收:宝马的动能回收,我都是开最大档,回收时没那么突兀,舒适性好。 3、单踏板模式:这个也很好用,开一下就习惯了,市区90%用这个。 4、驾驶辅助: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偏离回正都挺好用,准确率高。但平时行驶时,它的那个车道偏离矫正有点反应迟钝,打了转向灯立马转向的话,会有一点拉扯回正。 5、、电耗方面:电池80度,安全藏电后可用72度,剩10%充电即实际可用65度。 除高速外,国道省道快速路我是12个电耗,纯市区20个电耗,基本上与我之前的2.0T燃油车的油电比是1.5。即现在这种春夏天,纯市区跑个330左右,60到80时速的道路轻松跑550是可以的。 充电方面:外面商充,从10%充到100%要1.5小时。最后那10%就要半小时了。 6、还有几个功能是我没想到领先也会有的:例如倒车安全预警(即主动刹车);迎宾灯;后排座椅氛围灯。 总结:如上所述[调皮]作为三十来岁的我,选择这车,是这车个人觉得性价比还可以,一是品牌、二是驾驶感受和油车很像、三是价格。毕竟三十左右的纯电SUV,选择性本来就不多,符合我个人需求的就更少;下一台买纯电轿车的话,我会选汉吧。 类比的话,就是几个烂苹果里挑一个看起来没那么烂的。
订车提车时间:2.14情人节订车,原计划是4月中或底提车,遇疫情拖到5.9号车到店,10号交钱,今天提车,历时刚好三个月。 价格:领先黑外摩卡内,合同总价34.3万落地,享重购优惠8千,政府新能源补贴若干。 购车历程:上年11月时,因开的轿车快四年了,有点腻,所以考虑换纯电SUV,浏览了一下论坛,首先排除特斯拉后,敲定价格在15至30左右里选。 于是挑选出几个: 1、比亚迪宋PlusEV,16.98款询价18落地,试驾后驾驶感觉一般,所以放弃。 2、大众ID6,27.98款询价27.5落地,驾驶感觉可以,备选。 3、比亚迪汉,22.98款23落地。续航、外观内饰都很满意,就是不是SUV,纠结所以备选。 4、埃安Vplus,19左右落地?没询价也没试驾,确实前脸太前卫了,作为将近35岁中年油腻男有点接受不了,更喜欢埃安LX,结果上市后只有28万两款,又有点纠结30万买这车好嘛?不是信不过,只是有点打鼓,一是埃安虚标问题,二是都这价了,不如买蔚来? 反而宝马ix3我是元旦在朋友圈销售那看到的促销广告,33.5落地。之前一直没印象宝马有什么纯电车[挖鼻]。想着,其它品牌都是电车比燃油的价高,这车比燃油的便宜,感觉挺划算的[嘻嘻] 打定主意后,年前一月初在本地问了下,34有现车,但白色,不喜欢,想着年后看看广深有没有黑色现车。结果年后哪里都没现车了[冷汗]那就找有补贴的城市订车了。 今天提车上户,两个半小时处理完,限速80的快速路回家,偶尔猛踩几脚电门试试加速,回来后又到处转了转,跑了100公里左右,50公里是60至80的快速路,50公里是市区道路,下午停在路边两个小时一边等人一边研究下怎么用车,最后表显能耗17.5,均速20左右。 提车时充了80%的电,表显407续航,现在开了100公里,表显剩240续航。
提问这是纯高速和国道下,没什么红绿灯,车又不堵的情况下的油耗,保持在60到100之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