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韩大佬star
由于我是一个汽车4S店的修理工,也是标致5008的车主,我的用车花销几乎是竭尽全力的能省就省,接下来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标致5008目前行驶里程6万多公里,在2023年中维修保养的维修明细。 首先标致5008的发动机是宝马同款的THP发动机,官方手册描述火花塞要求3万公里更换,更换火花塞属于高精度的物件,所以不能马虎,也是因此更换火花塞的工时费用与四根火花塞的价格几乎对等,对于我这种比较抠门的从事修理工的车主而言,工时费肯定是省下了,标致的原厂火花塞一根99,由于标致的1.6T发动机与宝马老款1系属于同款,借助多年在汽修行业的人际关系,让我跳槽去宝马的同事给我搞了四根宝马的火花塞,尽管火花塞上印着BMW的log,但是火花塞的尺寸和螺纹都是完全一样的,下班后拿着我工具车里的工具,在路边 把火花塞换了,所以更换火花塞成本为零,最多就是一顿烧烤钱。 全年跑了20000公里,保养了三次,这三次基础的保养是从标致4S店做的,对比了自己买同级别机油和原厂机油滤芯和空气滤芯,感觉单次保养节省不到60块钱,而且4S的套餐活动挺优惠的,三次保养一共1440,相当于单次保养480,而且机油用着也放心,还不用自己折腾找修理厂换机油,还要啥自行车。 最后就是近期六万公里的时候换了一次变速箱油,这个变速箱油的价格放在4S店就有点贵了,虽说是带变速箱延保,但是原车变速箱油装载量6L,手册要求,重力放油最多换4L,4S店是用循环机,需要用到12L,价格堪比一线豪华的变速箱油保养费用,而且我作为修理工,也清楚循环机换油的猫腻,最终我选择了自己从网上买了四瓶原厂的变速箱油油,这个爱信6AT不需要换滤芯,单换4L变速箱油的话确实很实惠,仅仅花了190块钱配件费,50块钱人工费。比换机油还便宜,虽说不能全部换干净,可以适当提前一万公里再换,当然也不一定能开到11万公里。 以上是在2023年9维修保养车子的消费情况,火花塞一顿烧烤钱200+三次基础保养1440+换变速箱油230,保养维修费用合计1860。
冬天油耗高?夏天油耗低?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格外明显?其实不然,夏天开空调同样可以在正常通勤的时候增加一到二个油耗,那么冬天不开空调,发动机没有额外的附加负载,为什么会油耗比夏天还高呢? 据我分析,通过根据发动机的特性,机油的特性,以及变速箱的特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可提供给各位车友进行参考。 1、发动机的特性,现在主流的发动机都已经是国六B的发动机了,目前国六B的发动机都有搭载颗粒捕捉器,颗粒捕捉器可不是个友好的存在,长时间短途行驶,使用劣质汽油,科技捕捉器非常容易堵塞,颗粒捕捉器一到堵塞后会导致发动机动力输出不顺畅,油耗格外高,1.6T的发动机甚至会产生3.0T的油耗,所以很多主机厂会通过发动机的电脑程序进行强制调教,就是让发动机的排气管里的颗粒捕捉器在冷车阶段快速升温到600到800摄氏度,也是为了较低废气的排放有害气体,所以目前国六B的车在冬季早晨凉车启动,发动机的高怠速时间会比较长,而且发动机噪音比较大,也就是由于过多的高怠速运转时间的增长,或者颗粒捕捉器发生了堵塞,才会导致冬天的油耗比夏天明显增加。 2、机油粘度的原因,法系车多用于30粘度的机油,属于中高粘度级别的机油,冬季用车,机油的粘度会有增加,发动机没有达到正常工作温度的时候,机油对于发动机的运转阻力会变大,也可以说机油给予发动机的降低运转阻力的特性会在凉车阶段有所降低,所以说机油会是冬天使用车子,油耗增加的一个比较大的因素。 3、变速箱的运转阻力会变大,目前的车子使用的自动变速箱,会参考发动机的数据进行换挡调节,也会由于变速箱油温度没有达到工作温度,延迟发动机升档,让变速箱油充分搅拌,好让变速箱油升温,也算是变速箱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所以对于同款车型,自动挡的版本对比手动挡的版本,在冬季用车,油耗高,并且不再像夏季一样高出一个油左右,甚至会高出更多,这也是变速箱在冬季,对于油耗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上三个因素是冬季油耗高的比较重要的原因,如果油耗并没有夸张的增幅,冬季油耗都是正常的,可供车友参考。
无水防冻液是什么东西?据说无水防冻液冬天热车很快,可以让发动机快速升温,而且夏天跑长途、开高速不容易发动机高温,耐高温性能比较高,可以说换了无水防冻液后就永远不用再换防冻液了,而且无水防冻液中不会有杂质,不会产生水垢,堵塞水道,而且水箱出现过了轻微渗漏后还可以修复水箱,众多无水防冻液的厂商原创的很神奇的,而且价格不菲,一升装的一瓶可以到150/L,以前很多德系涡轮增压器车型很多使用的。 我的这台标致5008开了6万公里了,据说需要更换防冻液了,由于使用中正常消耗,可以看到防冻液水壶液位很低了,再继续补充纯净水,我担心会影响防冻液的冰点了,而且初装的防冻液颜色已经变淡了,今天休班打算把防冻液换一下。 最后经过了解,还是没有换,原因有以下几点,在此分享给各位车友。 1、无水防冻液不能添加水,而且不能与其他防冻液掺和,否则很容易变产生沉淀和杂质,生成胶质,进而堵塞水道,因为我知道单纯的重力更换防冻液是无法放干净的,及时用反复的灌水冲洗,新鲜的纯净水也会留在发动机的水道中,毕竟无水防冻液是不允许掺水的。 2、价格太高,我的车大约需要到5到6防冻液,即使5升也需要750块钱,而原厂神龙的防冻液4升只需要120,即使换四次原厂的跟换一次无水防冻液一样钱,换四次原厂防冻液,车子已经跑了二十万公里,一般家用车很难跑到二十万公里,而且换原厂防冻液也比较放心。 3、无水防冻液的售价虚高,我有4S店朋友告诉我,以前推销过某品牌的无水防冻液,一升提成70元,可见成本价毕竟不高,不免对无水防冻液宣传的性能那么高级9有所怀疑。 经过再三考虑,还是买了系统原厂防冻液进行了补充。
今天2023年11月日,网民眼中的光棍节,上班族眼中的风雪交加的日子,今天早晨6.40从家里的地下车库出门,映入眼帘好的是一白茫茫的一片,此刻还飘着雪花,雪花落到风挡玻璃上,于是我喷了一股子玻璃水,瞬间结冰了。 由于我车里用的是夏季玻璃水,后备箱也有冬季的玻璃水,由于我用的夏季玻璃水是绿色的,我后备箱里的冬季玻璃水是蓝色的,由于我固有的颜色不能相融的思维,我硬是开着风挡加热,于是早上七点40来到单位,离上班点名时间还有40分钟,我把先是把夏季玻璃水全部喷了出来,然后加了一瓶矿泉水,算是把玻璃水壶清洗了一下,最后把冬季玻璃水加上。 经过我的这一系操作,我也不知道对还是多余的操作,但是我确实见过使用劣质玻璃水产生沉淀,形成胶质,堵塞喷水口,后来清洗的整个玻璃水壶。 在此,我建议如果说是同品牌的玻璃水,夏季和冬季的可以掺,如果说是不同品牌的就不要掺和了,毕竟一到玻璃水壶堵了,可是很麻烦的,有的车型需要拆轮胎内衬,有的车还需要拆前面保险杠,夏季使用玻璃水的话,甚至掺点饮水机的水都没问题,千万不要使用自来水,水垢真的会堵塞喷嘴,产生巨大的维修费用。
标致5008有雪地模式,其实就是ESP的一个功能升级版,现在ESP功能已经是标配了,以前的车具备的功能是ABS,所谓ABS功能也就是防抱死功能,通过间断性的制动力,适当的降低刹车力度,保证前轮的转向效果,简单来说就是ABS是需要人为踩刹车,在紧急的情况下才会被动触发,可以看地面的轮胎摩擦线条,至于说ESP就是ABS的升级版,也叫电子稳定系统,不仅仅是拥有ABS的全部功能,更加先进的是可以在不人为踩刹车情况下,在紧急快速度转向的时候自行参与制动力分配,矫正车身姿态,避免侧翻。 通过车辆上的ESP按钮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车具备ESP电子稳定系统,可是究竟怎么用呢?很多人都是盲目的使用,错误的使用方式是一看到路面有积雪就把ESP的按钮按下,然而这个按钮是负责关闭使用的,因为ESP默认是自动开启的,之所以车上会有ESP的关闭按钮,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让驾驶员关闭ESP。 什么时候是需要关闭ESP呢?只有在轮胎持续打滑的情况下,关闭ESP可以让车子脱困,情景是雪地轮胎失去抓地力,无法起步,或者是沙地轮胎陷入沙地中无法起步,通过关闭ESP可以让有抓地力的轮胎将车子脱困,并非是在湿滑路面正常行驶就关闭ESP,这才是ESP关闭按钮的正常使用方法。
目前市面上的机油种类繁复,甚至国内很多小众品牌也开始生产机油,而且满足大多数主机厂的认证,像是奥迪的VW508/509,奔驰的229.52/229.71,这些知名主机厂的认证似乎都能很轻易的拿到认证,不禁想来,现在的机油的研发门槛这么低了么? 机油的配料表可以看到,成品机油的组成以等级划分是由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这五种等级基础油配比而成,其中一类、二类基础油加添加剂的机油就是以前的非全合成机油,目前全合成的机油至少是以三类基础油以上配合不用比例的更高等级的基础油加添加剂粘脂剂才算是全合成机油,大品牌的旗舰机油多数是四类加五类加添加剂才能构成高端机油。 根据各个品牌汽车主机厂的原厂机油的配料表分析,一般主机厂至少有两款级别的机油,但都是全合成机油,就是以基础油的比例来划分的,以三类基础油为主的机油一般是4S店里的入门级的机油,高端的原厂机油是以四类基础油为主配比的机油。 现在很少主机厂会使用三类基础油以下的二类和一类基础油了,以三类基础油为主配比的机油使用寿命至少可以使用5千公里,以四类基础油为主的机油至少可以使用7千公里,以四类加五类加添加剂的机油使用寿命完全可以在一万公里以上。 所以说从理论上讲,造机油真的没多少学问,只要不买到假机油,使用达标的适配机油是没问题的。
对于气温对于油耗的影响,我是这样总结的,夏天不开空调的话,上班通勤,就是清晨和傍晚从地下车库里开车出行的话,油耗绝对会比冬天要低很多,不论冬天开还是不开暖风,但是夏天的炎炎烈日下,开空调行驶,尤其是小排量涡轮车,夏季制冷的用车环境下,会明显感受到动力肉,而且单程的油耗变化会随着油门的深浅变化浮动较大,所以说来夏天的空调制冷对于油耗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现在即将冬天到来,实际上低气温的影响,对于油耗比夏季还要大,尤其是短途通勤,由于天冷了,我们对于车内温度的看重,很多时候都会上车就开暖风,上车开暖风的话,车子会把发动机预热后的第一股热水供应到车内的暖风水箱,提供给乘客,但是会导致发动机达到工作温度的时间延长,从而增加油耗。 在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车载暖风的供给方式: 1、传统的暖风系统就是仅仅通过车内的暖风水箱,通过发动机的热传递实现车内温度的调节。 2、传统暖风水箱+电辅热,为了降低油耗,在发动机的暖机阶段,为了让发动机快速升温,不至于因为开车内暖风导致发动机降温,配备了电辅热,就跟家里的电暖风这个道理,启动车子初期使用电热丝加热流经暖风水箱的外界空气,这种方式从理论上讲会有一定作用,但是实际效果不明显,因为目前的发动机配备的电子节温器可以实现静水功能,可以保证发动机快速升温。 3、纯电辅热暖风,这种暖风方式普遍应用在低价的电动汽车上,也是因为成本低,所以我给我家老爷子买的不用上牌的老头乐也是使用的这种暖风方式。 4、热泵,空调的冷凝器,就是车头前面的空调制冷剂散热器,在车内制冷的时候,前面的冷凝器是高温的,可以加热空气,据我不明确的猜测,某丝拉就是这种暖风控制方式,算是电动汽车中比较高级的暖风供应方式了。 5、柴暖,也是为了应付纯电汽车,冬天使用ptc加热器,导致续航严重下降采取的权宜之计,目前据了解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有使用柴暖的。 以上是我关于车载暖风总结的一点,仅个人观点,有错误的话,请各位道友提醒!
近期网上很多人讨论冬天早上启动车子发动机的声音很大,而且抖动很严重,不敢深踩油门,甚至要等怠速降下来才敢挂挡行驶。 以前的老司机都说启动车子后,机油和水温没有达到工作温度,无法润滑到所有的发动机机件,直接踩油门就走的话容易拉缸,而且汽油的雾化不良,容易形成较多的积碳。 其实现如今的发动机而言,完全不需要原地怠速热车,而且绝大多数主机厂的用户手册都有明确说明不允许原地怠速热车,有的主机厂的用户手册是不建议原地怠速热车。 由于以往的车子是化油器喷射的发动机,而且以前的机油粘度比较大,现如今都是以缸内直喷或者歧管电喷的供油方式,而且以前日系车使用的20低粘度的机油也已经成为了主流,德系车也开始大范围使用20粘度的机油,较稀粘度的机油在冷启动阶段,机油的流动性更好,对机件的保护更快,仅需1到1.5秒就可以把发动机润滑彻底,仅仅是启动后立即挂档的时间就可以让发动机充分润滑。 所以说现在的车子完全不需要原地怠速热车,不仅没有坏处,而且对发动机只有伤害,怠速热车容易加剧积碳的形成,就我现在开的标致5008而言,早上开车,打火就走,一秒钟都不多待,多热车一秒钟,就对发动机产生一秒钟的伤害,不要感觉发动机震动大、抖动、噪音大,深踩油门就伤害发动机,发动机的使用逻辑跟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冬天原地怠速热车是老司机极其错误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