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始于战火终于战火
提问央企?国企?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吗? 实在忍不住了 在90年代的国企改革浪潮中,遗漏了很多所谓的“央企国企”没有注销,为什么呢?因为当时连国家都不知道有这些“企业”的存在。它们一没有实际经营场所,二没有员工,三没有实际业务。它们只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例如某地临时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或者一个经济办公室的时候,便以“法人”的形式去工商注册登记,登记完以后……就没有以后了。 两次国企改革后这些只是注册了名字的漏网之鱼沉寂了十几二十年,直到后来被有心之人挖掘出来,以此为主体去控股一些空壳公司(俗称套壳)。这就是某些空壳公司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国企控股全资子公司”的魔术,靠着这层虎皮背书,光明正大的玩野路子、割韭菜,具体可百度或抖音。 层层套壳的骚操作最早是西方资本家为了避税和剥离实控人风险的玩法,而国内却成了野路子玩家爆雷后合法逃避法律责任的手段。举个例子:虽然你的钱进了A公司的账户,也签了违约退款合同,但是根据《公司法》和提前设计好的公司章程,A公司是由B公司100%控股,当你起诉也好,报警也好,A公司的相关责任最终由B公司承担,那么你只能继续去跟B公司纠缠。根据属地原则你要去B公司注册地一次次起诉、出庭、上诉。 想象一下:你的钱被A骗了,B是A实控人~C是B实控人~D是C实控人~层层套壳而且每个壳都是不同省份不同城市的。你的维权成本起码等于被骗金额X10,官司随随便便都得打十年八年。即使最后你穿透了对方所有防火墙(壳公司)赢了官司,你会发现最终维权对象是一个闻所未闻,百度都搜索不到的“国企”,而且这个国企早在十几二十年前已经人去楼空……当然你大概率到不了这一步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因为叔叔也好、法院也好“不方便”传唤、执行一个省级下属单位(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面子很重要)。 有些玩家格局比较大的话(要多大?5000块就够了),防火系数就更强了,例如在ABCDEFG众多壳公司中对其中一家公司(通常是倒数第二个)进行注册资本实缴,根据公司法股权只需要承担实缴资金范围内的责任。那么一家注册资金1000万的公司必须要把1000万存入公司账户才算实缴吗?不,找财税公司5000块就能实现,哈哈,懂了吗?别说你几万块了,就是骗你们一群人几千万又如何? 更搞笑的是某些人玩套壳真的很业余,一个链条的壳,有的被工商局上报了经营异常(就是工商局去执照注册地址发现是假的,电话也联系不上)、有的因为骗钱早就已经被人起诉立案……花点钱买几个干净的公司再出来忽悠不好吗? 或者我给你个建议,把ABCDEF公司注册地放在大西洋某个小岛、英法德、东南亚、香港最后全资控股贵州这个公司,这样更diao哦,你可以自称全球五百强后面爆雷了绝对安全,云贵川的人好骗又穷,没钱出国去起诉你们! Ps:人可以不聪明,但是不能懒,戳戳手指头微信搜索“企查查”,输入你要查询的公司名称把所有信息看一遍,不懂的地方再百度一下,你起码能躲掉90%的资金盘。唉,好言难劝该死的鬼,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