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八月zz0123
在越来越卷什么彩电冰箱大沙发和城市道路noa的节奏里,我选择了静观其变电车的更新换代实在是太快。还是聊聊实际的用车需求吧。 小鹏P5是入手的第一台电车,小屏界面一如既往沿用了小鹏系的特色(图片借用了小伙伴的G6),配合方向盘的左右滚轮实现自由切换自己想要的内容,如:音乐、能耗、胎压、导航地图等,对于爱捣鼓的车主来说很得劲儿。 再来看看入手的第二台电车飞凡R7,确认过眼神,对,我就是那个大韭菜小屏不算小,内容也中规中矩,只是左侧内容无法实现切换,留给了设置好的固定内容:如跟车距离,辅助驾驶信息等,大概这就是GQ不出彩也不出错的调调吧只是当小屏配上AR-HUD,又衍生了一些不同的感觉在里面。 我不评价哪台好或者哪台更好开,只是在不同的使用场景和出行条件下,它们都能满足眼下我的用车需求。现在大部分时间还是开R7,个人还是喜欢SUV的宽阔视野,长途自驾也更舒适一些,至于小屏的界面嘛,不在意细节就不会纠结。
作为飞凡R7的老“韭菜”,这两个月是结结实实体验了一把飞速OTA的过程,那经过和结果如何呢? 22年12月底提车,2月中经历第一次OTA,车机版本步入1.0.2;3月底迎来第二次OTA,昂首阔步迈入1.1.0版本;愚人节收到消息提示,完美升级至1.2.0。以上就是老韭菜的OTA时间轴,就说间隔时间这么短,程序猿们是怎么做到的捏强烈艾特飞凡赶紧给加个鸡腿🍗加个头皮按摩仪 前两次的 OTA 其实并未给我太大的冲击,可能是自己也没太在意和关注,这一次的是真的惊艳到我了。给我最大惊喜的是智能泊车,这个功能在市面上的热门品牌中都有,但是使用效果嘛,还是不实名举🌰了。 我特地试了普通露天车位和地下车库,均能稳稳入库,在此说明地下车库是画有明显外框线的,而地面是花纹砖,系统也能识别并完成泊车。虽然目前泊入和泊出的速度不够快,但鉴于安全考虑,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另外,泊车完毕我也特地对比了左右距离,基本是居中状态(拍摄角度问题导致看起来是歪的)所以这也给还未订车的 R7 和 F7 准车友一个实例参考,有些配置该上的还是别省,毕竟享受的还是自己。 倒车过程中,除了大屏的 360 影像之外,流媒体后视镜的视角也是相得益彰。毕竟除了自己回家和上班的熟悉车位,外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陌生车位,而来自后方的一些低矮障碍物很难被发现,从而导致倒车时有小碰擦的事故发生。而智能泊车有流媒体后视镜的加持,安全指数翻倍,黄金组合。 还有很多 1.2.0 的更新和升级功能,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坐等飞凡的各位车友们慢慢发掘。 更新不止,惊喜不断,期待飞凡更精彩的 O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