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用户773525069299
购车经历:买车也是经过多方的比较,说实话几何A这车我之前听都没听说过,开始准备入手比亚迪汉的,在预购QQ群里面讨论的时候,有人提到了这款车,说是续航各方面都不错,抱着有点好奇的心态就去了解了下,在店里面看到实车真的是惊艳到我了,特别是这个内饰,非常年轻时尚,比较适合我这个20岁出头的年纪,比亚迪汉就稍微稳重了点,更加适合事业有成的,思虑再三,决定第一辆车还是选择更加时尚点的几何A pro 了; 『驾驶感受』订车等了两个月,真的是等的心都碎了,好在终不负我!!到手一个月,非常的满意,基本没有大的缺点,拉单列表谈下个人看法: 1.操控:转向感觉很精准,动力上也是随踩随有,比原来涡轮油车直接粗暴; 2.底盘:感觉转弯侧向支撑还挺到位的 可能和电车重心低也有关系 3.电耗:电耗不要暴力驾驶的话,感觉符合心理预期;而且开空调感觉电耗没有特别夸张,基本上每百公里的能耗都在15内; 4.充电:杭州这边充电桩配置还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充电很方便,去逛街就可以停在地库充,自己去逛街,逛完就满电了; 5.续航里程:目前感觉续航非常实在,600公里续航,开空调市区大概能开到550以上,我准备冲击黄金右脚; 6.电池寿命:这个还不好说,不过我们首任车主他有电芯终身质保,不怕!开空调电耗: 7.座椅:座椅舒适,包裹性比较强,比较有吸附力; 8.空气净化:这个功能非常好;当检测到空气质量不好的情况下会询问并自动打开空气净化功能,非常人性; 9.空调:非常给力,听说好多人试驾都被吹感冒了,所以我已提车就把温度先调高再说; 10.噪音:低噪本就是纯电的优势,隔音做的还不错,就是这个轮胎胎噪有点大,也可能是没有别的噪音源了吧! 11.悬架减震舒适性:悬架还可以,调料很到位,过减速带的感觉还是比较舒服的。 12.外观:外观一开始不是很能接受,但看到实车之后觉得,非常有设计感,特别是前脸,现在反而觉得侧面和尾部不够炫酷,不够夸张,要像前脸那样锋芒更拉风;车头非常前卫,侧面和尾部相对而言稍微保守了; 13.车灯设计:有点像恶魔的眼睛,很犀利,灯光的效果还是不错的,非常亮; 14.钣金车漆:车表面有点不耐脏了,油漆看着还行,不知道是什么类型的; 15.内饰:性冷淡风的诠释非常到位,让很多人一看就能喜欢上的那种;设计非常超前,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内饰很环保,对于我们小孩的乘坐也是少点担忧;做工、材质都没问题,就是实在容易积灰,常备抹布; 16.车联网:远程控制非常有趣,也非常实用,非常方便感觉座椅少个腰托; 17.配置:氛围灯、无线充电、Hud、还有充电口以及互联的大屏都是有的; 18.多媒体:音质还可以的,就是不能在线看视频,要是能看能装App就好了; 『购车经历』买车也是经过多方的比较,说实话几何A这车我之前听都没听说过,开始准备入手比亚迪汉的,在预购QQ群里面讨论的时候,有人提到了这款车,说是续航各方面都不错,抱着有点好奇的心态就去了解了下,在店里面看到实车真的是惊艳到我了,特别是这个内饰,非常年轻时尚,比较适合我这个20岁出头的年纪,比亚迪汉就稍微稳重了点,更加适合事业有成的,思虑再三,决定第一辆车还是选择更加时尚点的几何A pro 了; 『驾驶感受』订车等了两个月,真的是等的心都碎了,好在终不负我!!到手一个月,非常的满意,基本没有大的缺点,拉单列表谈下个人看法: 1.操控:转向感觉很精准,动力上也是随踩随有,比原来涡轮油车直接粗暴; 2.底盘:感觉转弯侧向支撑还挺到位的 可能和电车重心低也有关系 3.电耗:电耗不要暴力驾驶的话,感觉符合心理预期;而且开空调感觉电耗没有特别夸张,基本上每百公里的能耗都在15内; 4.充电:杭州这边充电桩配置还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充电很方便,去逛街就可以停在地库充,自己去逛街,逛完就满电了; 5.续航里程:目前感觉续航非常实在,600公里续航,开空调市区大概能开到550以上,我准备冲击黄金右脚; 6.电池寿命:这个还不好说,不过我们首任车主他有电芯终身质保,不怕!开空调电耗: 7.座椅:座椅舒适,包裹性比较强,比较有吸附力; 8.空气净化:这个功能非常好;当检测到空气质量不好的情况下会询问并自动打开空气净化功能,非常人性; 9.空调:非常给力,听说好多人试驾都被吹感冒了,所以我已提车就把温度先调高再说; 10.噪音:低噪本就是纯电的优势,隔音做的还不错,就是这个轮胎胎噪有点大,也可能是没有别的噪音源了吧! 11.悬架减震舒适性:悬架还可以,调料很到位,过减速带的感觉还是比较舒服的。 12.外观:外观一开始不是很能接受,但看到实车之后觉得,非常有设计感,特别是前脸,现在反而觉得侧面和尾部不够炫酷,不够夸张,要像前脸那样锋芒更拉风;车头非常前卫,侧面和尾部相对而言稍微保守了; 13.车灯设计:有点像恶魔的眼睛,很犀利,
吉利新能源旗下高端纯电动品牌几何汽车的第二款车型几何C于6月20日开幕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首发并公布预售价,预计将于7月上市销售。 被吉利寄予厚望的几何汽车一度非常高调,首款产品几何A声称是“东半球最好的电动汽车”,并一度要挑战特斯拉,但几何A最终并没有一炮而红,那么几何C能让几何品牌重新振作起来吗?从其产品力来看,大概率是很难。另外,几何C较低的预售价也拉低了几何品牌的定位,给几何汽车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几何C产品力如何? 几何C是一款紧凑型纯电SUV,车身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432/1833/1560mm,轴距2700mm。除了车身长度略短外,其他数值和吉利新能源旗下的帝豪GSe完全相同(帝豪GSe的车身长度为4440mm)。 从车身尺寸参数和外观造型已经可以判断,几何C基于帝豪GSe开发,就像几何汽车的首款车型几何A基于帝豪EV开发一样。 帝豪EV和帝豪GSe都诞生于吉利旗下的GE平台,这是一个油电共用的平台,而非全新开发的纯电平台。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几何C的产品力,很难与那些基于纯电平台全新研发的车型竞争。 几何C的外观延续了几何汽车“多维流动生命体”的设计理念。前脸与几何A相同,采用了全封闭式格栅。 车身采用了时下流行的悬浮式车顶设计,整车线条比较流畅,同时配有与车身同色的隐藏式门把手。据官方介绍,几何C有多处动力学设计,其风阻系数仅为Cd0.273,可为几何C提供更多续航。 从内饰图看,几何C的内饰设计与几何A基本相同,依然走的是简约科技路线。悬浮式中控屏、全液晶仪表盘、双辐式方向盘、旋钮式换挡结构和E-Touch中央超感触控区都与几何A如出一辙。 配置方面,几何C将提供织物和真皮两种座椅材质选择,配置方面配备大尺寸的全景天窗,并具有车规级的CN95 IAPS车载空气净化系统、AQS空气生态滤净系统、PM2.5空气净化系统、车载记录仪、泊车辅助等功能。 动力方面,几何C将搭载来自日本电产的一台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310N.m。NEDC工况续航里程分为400km和550km两个版本。 与紧凑级纯电动SUV市场上的几款主流车型相比,几何C的续航、动力、车身尺寸都属于中规中矩的水平。但刚刚上市不久的广汽新能源Aion V的产品力非常强,对于其他紧凑型纯电SUV产生了非常大的压力。 最关键的是,几何C不是基于纯电平台开发,而广汽新能源Aion V、威马EX5-Z、小鹏G3都基于纯电平台开发。 几何C的预售价拉低了几何品牌定位 相比几何C的产品力,我们更加关注其预售价。13.98万元起的预售价有些出乎意料,但仔细分析一下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这个定价毫无疑问将拉低几何品牌的定位。 为什么说13.98万元起的预售价出乎意料?几何A是一款轿车,与之同级别的几何C是一款SUV,一般情况下,SUV车型的定价要高于同级别的轿车定价。而几何A的预售价为15-17万元,实际售价为15万-19万元。 此前,EV世纪判断几何C的最终价格应该在15万元起步,在几何C公布预售价之前,也有媒体称其预售价为15.58万元起。 那么,几何C的预售价为什么比较低?EV世纪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几何C与帝豪GSe有太多“相似”之处,而帝豪GSe最低不足11万元的售价,限制了几何C的定价区间。即便续航里程提升到了550km,但如果售价过高,这100km的续航能力还有并不被广泛认同的设计风格,能不能让消费者甘心多花几万块钱还是问号。 其次,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在6月16日刚刚上市的广汽新能源Aion V的售价为15.96万-23.96万元,给了几何C的定价很大压力。Aion V的车身尺寸是明显高于几何C,再加上纯电平台打造,和更突出的豪华感,产品力高出几何C一大截,几何C的预售价低于Aion V是迫不得已。 几何汽车误判了用户需求 在过去年两三年中新出现的汽车品牌中,几何品牌绝对属于高开低走。这个品牌诞生之初的定位很高,吉利官方曾经表示,几何品牌将致力于成为全球用户纯电出行的首选品牌,并且在中国国内市场将无惧主流合资品牌。
几何C的内饰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强烈的科技感。整体内饰简洁,看起来实体按键比较少,触摸的功能键比较多,这个时候咱们不要急着去感受功能键。按照以下的几个步骤来操作,我保证你能有一个完美的试驾体验。 C++Pro的主驾驶座椅是6项可以调节的,支持座椅前后调节,上下高度调节以及座椅靠背调节。整体已经很好了,可惜有点小遗憾,主驾座椅没给配上腰部支撑调节的功能。
几何汽车命名源于“全球共创”,从全球177个城市、70多万名汽车爱好者中获得灵感,同时,基于吉利自身的品牌战略思考而来,组建“几何+英文字母”的品牌命名体系。几何汽车被注入“多维、专注、纯粹”的品牌基因,以科技创造极致环保与安全的出行,最终实现人类出行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几何汽车全新定义汽车新能源世界进化方向,开创吉利新能源发展的新纪元,致力于成为全球用户纯电出行的首选品牌。 几何洞察纯电动车成为未来新能源的主要路径。基于全球产业和市场变革的大势所趋,基于纯电用户的需求和用车场景的不同,打造出专属纯电品牌,提供专属的品牌、渠道和服务、体验,以全新的品牌形象、组织架构和服务体系合力参与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