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ARSlow头像ARSlow头像

    ARSlow

    认证:宝马2系(进口)车主·新提车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28粉丝1关注76获赞关注

    M240i 五个月用车札记 提车5个月,最深刻的感受是:这钱花得值!手头两台车恰好代表了两种性格:2019年趁国五清仓捡漏的Giulia 280,和这次受益于新能源内卷的BMW M240i。两台都是折扣季被囊肿羞涩的我拿下的,但带来的体验却大相径庭。 【操控对决】 在杭州市区蜿蜒的虎跑路或是四明山发卡弯里,阿罗仍是心头好。意大利血统的底盘调校让它在低速区间如芭蕾舞者般轻盈灵动,特别是那对硕大的镁合金换挡拨片,每一次拨动都像在弹奏阿尔法·罗密欧独有的机械协奏曲。 但当时速突破140km/h,剧情便开始反转。M240i的B58直六引擎带来的不仅是动力储备的从容,更是高速时那种扎实的"贴地飞行"的安定感——180km/h的体感堪比阿罗的130km/h,高速公路上风在车身两侧无声滑过,这种稳如磐石的表现,让人理解为何德国人痴迷Autobahn。 【细节较量】 • 转向:阿罗的方向盘像握着云朵,240则多了几分德系的紧致 • 车机:两兄弟堪称"卧龙凤雏",不过赛车手不需要车机 • 改装潜力:终于不用在淘宝反复搜索"Giulia改装件"了,宝马的生态圈让每个改装念头都能找到归宿 【山道笔记】 3000公里的里程记录着每个周末的逃离:四明山的晨雾里,B58的声浪惊起山雀;华浪线的晚霞中,M悬挂精准地啃噬着每一个apex点。唯一遗憾的是副驾缺少同好——杭州的车友们,求带跑山群! 【下一步改装预想】 1️⃣ 首当其冲:GPF中段切除手术(原厂声浪像捂着被子唱歌) 2️⃣ 性能保留项:M 悬挂已足够应对浙江山路,暂时不会考虑换绞牙(还是穷) 3️⃣ 观望清单:副水箱(等夏天考验后再定夺,目前感觉够用) 最后想说,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Giulia教会我什么是驾驶的浪漫,M240i则展示了精密机械的美学。正如咖啡与啤酒,清晨我会选那杯意大利浓缩,而长途跋涉时,德国黑啤般的浑厚更让人安心。 (坐标杭州求组织,独行侠的无线电静默实在太寂寞了!)

    当意大利情人遇上德国搭档——M240i图1当意大利情人遇上德国搭档——M240i图1
    当意大利情人遇上德国搭档——M240i图2当意大利情人遇上德国搭档——M240i图2
    当意大利情人遇上德国搭档——M240i图3当意大利情人遇上德国搭档——M240i图3
    当意大利情人遇上德国搭档——M240i图4当意大利情人遇上德国搭档——M240i图4
    当意大利情人遇上德国搭档——M240i图5当意大利情人遇上德国搭档——M240i图5
    当意大利情人遇上德国搭档——M240i图6当意大利情人遇上德国搭档——M240i图6
    当意大利情人遇上德国搭档——M240i图7当意大利情人遇上德国搭档——M240i图7
    当意大利情人遇上德国搭档——M240i图8当意大利情人遇上德国搭档——M240i图8

    #提车日记上次订车分享了一下选车心路历程,这提车也有一段时间了,市区,高速,跑山都已经,周末还专门回家开了下我的Giulia280来对比,总的来说还是有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惊喜。阿尔法罗密欧DNA模式和BMW的sports comfort eco ,ECO对标giulia的A 我都没试,平时也不喜欢开经济模式所以不做评论,sports 和dynamic(D) 以及 COMFORT和 N 我都进行了一下驾驶上的对比基本来说结论是一样的下面就不做区分了。 下面我将按速度来分三个区间100,140;这是个很神奇的感受,拿车前几天主要在通勤,0-100之间,Giulia还是明显灵动很多,以至于开M240i我觉得是有一点笨重的,操控感也不如阿罗,但是低扭来说6缸六缸肯定是要好的, 但是体感上没有那么的明显,当然giulia 那个可能会声嘶力竭一点,单就操控来说阿罗胜;当速度来到100-140的时候其实是不分伯仲的, 宝马的方向盘也变得轻巧精准起来 提速确实6缸和4缸没法放一起比,有代沟, 不过这个区间来说各有优势但是又不分伯仲。当来到140+的时候, 阿罗四缸机还是会逊色不少不知道四叶草会不会好一点,同时这个速度下两个车都比较紧, 但240会更有信心且240还能再有,要就有,二阿罗可能就没有那么从容了,这个区间240胜。 140以上240倒是惊喜不断, 提速还是一样从容发动机转速也不高,整个就洒洒水拉。跑山下来虽然阿罗还是更愉快点, 但是240能给的也是不差的,超车给的自信和从容。也是giulia差点意思的地方。 车机和内饰就不说了,阿罗都是清水房240还给了啥qq音乐啥的。 另外就是磨合期到底要不要深踩,Giulia以前有车友大神跟我说过不要舍不得踩,年轻的时候踩不动等大了这车更踩不动了,这次240也看了下说明书,如图,大家磨合期就别舍不得啊什么4000转啊这些了 求个杭州车友群,一起跑山

    M240i 提车和驾驶感受图1M240i 提车和驾驶感受图1
    M240i 提车和驾驶感受图2M240i 提车和驾驶感受图2
    M240i 提车和驾驶感受图3M240i 提车和驾驶感受图3

    #选车那些事36岁了,俩娃的中年大叔,挣扎了很久, 在xc90, A6 Avant,S4 Avant,MX-5,M240i 中反复横跳,从备选也能看出中年男人的无奈,是取悦家庭还是取悦自己。 家里还有一台Giulia 280, 说实话在giulia后,试驾其他车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惊喜, 不会有“我草”这种感觉,当年giulia 是真的惊艳,以至于试驾完还没下车就说“我们聊聊价格”。其实Giulia之前也还有几台车三菱的Eclipse,宝马E36的328,Mini Cooper S, 但当你用Giulia过了第一个弯后你会发现前面的都是弟弟(可能是来自一个车主的非常主观的爱,不客观,勿喷) 不过E36 六缸的从容是Giulia这个4缸机没法给到的,当然giulia也有6缸,可是。。。。。囊中羞涩,只能看着流口水。性能车二手的不太敢碰。 所以备选里面你看到了S4 Avant 和 240, 不知道是不是早年被top gear的大猩猩洗脑了, 一直对奥迪的比较无感,试驾后奥迪确实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好车但是就是比较枯燥乏味,那么又回到了这个问题既然不能取悦自己顾家的话xc90不更好,价格差不多的A6 avant 颜值更高,第一轮 S4 avant out 这个时候mx-5 天津港nd3出来, 随之而来的nd2的价格优惠还是很吸引人的, 软顶敞篷手动挡, 确实也是情绪价值拉满,一度到了订车环节, 不过有两个心结,一个是日本车是出名的脆, 二来呢是民族情结(开eclipse的时候那个时候还小才19岁,在外面读书,什么便宜开什么,那个车买下来才1000美元,1989产的,民族清洁怎么说呢还没现在这么稳固),加上后面准验车环节看了一下生产日期22年。。。不爽,。。。。。门框有小磕碰。。。。不爽,几个因素堆起来,MX-5 OUT 决赛圈其实就是取悦自己和取悦家庭之争了,结果诸位也看到了, 人还是要先取悦自己才能有助于家庭和睦,所以XC-90 A6 Avant 双双OUT M240i 直列6缸,虽然因为国6阉割了, 但是作为不下赛道,通勤+偶尔跑跑山的实际需求来说,完全能够胜任,可能还跑不出他的极限(其实还是穷,有钱直接四叶草了) 说说选配,33T还是要选的ps4s星标胎要好不少,刹车到底是壳大了还是活塞也大了这个要再研究看看,不过这个刹车皮还一下应该就OK了, M运动悬架如果后期自己没有那么强烈欲望改的话,还是推荐选上,原厂总还是比自己改的平衡性稳定性耐用性要好一丢丢(通常来说,不排除改装大牛能改出非常完美的),hud呢,对我来说可有可无,正好这个现车配置单有就收下了。 靓照等提车了再发。

    M240i,订车了15年后重新开上直六图1M240i,订车了15年后重新开上直六图1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