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7试驾体验上门试驾确实很理想,拉斐尔茶色试驾车,高配,浅色内饰。我今天不谈任何内外配置,就谈试驾感受,今年个人也试驾了大概有5个新能源车企的车了,感觉都有一个潜规则,让你上高架! 所以,我总觉得这样的单一道路肯定不能体现出试驾车的驾控水平,各个行驶逻辑和乘坐感受,这次本着智己打造的全明星阵容配置,尤其是威廉姆斯车队调教的底盘,我特意在高架上开了一段路就下去了,因为前面有一段我知道的被大卡车压的比较几处颠簸的水泥路。 试驾到该路段,驾驶座的感受:低速通过,空悬虑震后的反馈很直接,车内震动感不强烈,但发现车窗玻璃和前驾驶面板接缝有轻微异响,车身晃动不大,后排乘坐人反应感受:颠簸感要比前排大,放置在杯架的水瓶起伏不明显,身体也可以贴合座椅而没有左右移动,车窗有轻微震动。让出对面车道时,左侧轮在平顺路面,右侧轮在破损水泥路面(坑洼不平),车辆侧倾不明显,右侧虑震反馈比较轻。 调头后继续驾驶,销售主理可能感觉到了这段路面对于试驾客户的体验比较重要,虽然我没口头吐槽,但还是在中控屏调节了,当我中速通过该路段,驾驶座感受:空悬变得很硬,有种普通弹簧悬架的弹跳声入耳,但处理颠簸的起伏频率比较清脆,没有开船感。后排反映:座椅稳定性依然可以,但震动感比前面大,靠背略有身体晃动,说明单腔空气悬架由于横截面的局限处理晃动比较有限。同时,乘坐人感觉到一点后备箱的异响,原因不明。 个人判断智己的这个单腔空气悬架虽然是德国大陆的品牌,但型号可能是品牌里价格比较低端的,腔体空气的增加个释放速度比较慢,导致通过颠簸路面,不能快速有效的识别车架离地间隙和路面风格,使的试驾没能认可该空悬的效果。也许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所谓威廉姆斯团队的调教,把该车型的驾控变得更激进,从而影响到空悬在非平顺路面的表现。 我们要知道空气悬架的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扭矩,减轻或减少由于路面不平造成的汽车行驶颠簸,保证驾驶过程的平顺性和平稳性,说得通俗点,就是让驾驶员和车内乘客坐在车里面没有颠簸感,提高驾驶体验和乘坐体验。但本次试驾,却没有让我感觉到智己这台LS7的空悬优越的表现,从根本上来说,单腔空气悬架是硬伤,虽然理想的L8+7也是单腔空气悬架,但由于理想的车比较大,空气悬架气囊做的大一点,调教舒适度高一点,但却让人在平顺路面驾驶时有开船感,也是单腔的局限性效果决定了这种无奈。 而双腔空气悬挂,相比单腔空气悬挂多了一个气腔,可以实现充放气时空气弹簧内部受力面积的变化,从而达到更大范围的改变悬挂的刚性,同时,车身高度可调节的范围可会随之加大。可想而知,双腔空气悬挂不仅能应付更复杂的路况,其舒适性也会更高些。 我在试驾结束后,也和销售沟通了这个空悬问题。销售说了LS7的空悬只等做到上升2-3厘米,下降5厘米,行驶中是根据车速调节悬架高低,而不能根据路面反馈调节,只更说明这款大陆的单腔空气悬挂型号比较基础,在受限于内部无法改变的截面面积,导致其过滤震动不是很干净,余震则会直接传到车内,乘坐体验自然就没有那么好了。 最后总结,目前车企内卷很厉害,空气悬架已经是各大品牌标配的豪华配置项,但大多数都是单腔空气悬架,也有少数配置了双腔空气悬架。但就算是单腔,个人觉得,不要为了配置而配置,哪怕该款悬架也很鸡肋。用这样的卖点来营销没问题,请把空悬表现调教好,让用户能够满意的体会到空气悬架的美好! 当然,对于有些车友,本着非专业或从没体验的原因,可能不能识别空气悬架的好坏或优势,那么,有时间就找几款都配置空气悬架的车型去试试,尤其我特别建议,找条颠簸路去体验,这才是选择买空气悬架版车型的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