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25智驾650海豹车
很多老车主看到的是背刺,但作为我一个一直在关注海豹,关注国产与进口车之间此消彼长的过程,今年刚提车的新车主来说,25款海豹次顶配和顶配在价格更低的同时,配置已经全面超越了特斯拉毛豆3。 我的第一辆车是沃尔沃S60,换海豹家人是很反对的,觉得一个破比亚迪也能跟二线豪车沃尔沃比吗,但我从不这么认为,我从22年第一代海豹刚发布时就喜欢上了海豹,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一款车可以代替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即便是马上要出的汉L也比不了。有些人会说这个价位为什么不选小米酥七,极氪007等车。这里简单分析一下: 1、最大的一个原因其实是我在很多车友圈都很难看到的一个维度,就是车身宽度,我没有统计过,但是在我的印象中,海豹是除特斯拉毛豆三外车身宽度最窄的中型纯电运动轿车,很少有前双叉臂中型纯电车能把车宽做到18开头,海豹是1875,毛豆三是1848,但毛豆三的后排空间小的可怜,技术也落后太多。 2、许多人都在谈操控性,就我而言,我对操控性有两个维度上的理解,一是赛道操控性,二是日常操控性,注意,我只看日常操控性,而影响日常驾驶操控性的最大因素就是车身尺寸,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即便是腾势Z9的后轮转向技术可以使得转弯半径小于海鸥,但日常穿梭的灵巧方便也绝比不过海鸥,车身宽度是娘胎里带的,而海豹是能在这个尺寸下提供如此大的车内空间的唯一的车,su7和007的后排高度都不如海豹,这是E3.0平台的技术所带来的,这也是我喜欢海豹,喜欢比亚迪的一个微妙的点,只有比亚迪在车身尺寸上保持克制的同时还在往内挖空间,大多数车企由于供应商的限制,只能把车身做大做长做宽,这样既掩盖了自己设计能力整合能力的不足,又暗合了国人求大的心理,而比亚迪在海豹这款车上保持了理性的克制,不去迎合国人的心理而是仅从它自认为该如何打造一款好开的车的角度上来开发海豹,我想即便多年后我也会觉得船夫哥在这点上是对得起我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不选择小米和极氪的原因,他们都一样,本质上只是零部件的整合商,在中国制造这么强大的背景下,用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方式有可能打造出一款爆款单品,但我觉得长远不了,也因此我判断极氪001的今天就是小米su7的明天,一个成熟的车企应该更多地向内探求,从这个角度来说,比亚迪在造车理念上领先其他所有同行,赵长江说领先两代我认为是有道理的。只看日常操控性也使得我从不关注赛道成绩,对我来说良好的底盘用料,保证乘员的舒适性以及在极限工况下的安全性即可,这也是麋鹿测试的初衷,当然我仅限于喜欢海豹这一款车,这几乎是比亚迪品牌下最不比亚迪的车了,也许汉L出来后我会改变想法吧。
懂车60秒
汽车碰撞测试#30款热门车碰撞成绩揭晓#汽车碰撞测试#国产车安全性能上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