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高合HiPhi X车主·车龄1年
简介:素履以往
计划生育模fan
高合在挪威为国争光: 挪威乘联会NAF全球最大的电车测试成绩出炉! 高合HiPhiZ力压一众国内外豪华品牌拔得头筹,成为实际续航里程、续航达成率的双料冠军。 在参与测试的23款车中,也是唯一实测WLTP续航里程达成率在90%以上的车型。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任何一个中国新能源品牌。 尤其我们作为高合车主! 无论是哪个品牌都是从无到有,一路这 么走过来的,一些网络喷子都是成天无 所事事,一事无成的人,然后笑看别人的努力,还自以为自己很牛逼!有本事他们造一辆车出来啊!一个个都挺会评价挺会喷的!创业即使失败也值得被所有人尊重! 有些车主借着自己也是车主身份,给自己拉生意!起诉高合!鼓动大家做一些有损品牌的事情,维护自己的权益我觉得可以的!但是也应该把握好分寸。高合要是真没了,你更连个屁都没有!不 过谁知道是不是竞争对手的间谍呢?都 是做生意的,大家都清楚这种事情不是 没可能!所以不要傻乎乎被带节奏! 谁没有困难的时候!一味的拉踩高合! 中国教育到最后就教出了这样的人性 吗?!在你困难的时候,别人也来拉踩你,你是什么心情。不管同行故意拉踩(不可能没有)然后买水军还是有些人 就喜欢凑热闹!这些人才是中国的悲 哀!停止一切愚蠢的行为吧!高合加油! 值得尊重我们车主自己选择的品牌!大家应该一起努力! 守住我们选择的品牌!
高合这一年感受还不错 在23年的5月底,在西安交付中心买了一辆高合X,不管网上质疑的声音有多少,或者别人说什么韭菜,这个车不值,但是对我来说,因为是第一次买电车,感受还是挺好的。科技感满满,外观也比较时尚,逼格拉满。主要是电车开上确实特别舒服,省钱又方便。就是跑长途不行,跑个300多公里就得充一个小时电,有点麻烦,但是跑市内的话,晚上回来放到车库把电一充,早上就开走了。基本上是三四天充一次。感受还是挺好的。希望高科能从续下去作为国产高端车的代表。一直往下走,因为国内电车确实太卷了。但是如果这个高端车企倒闭的话,等于在金字塔顶端没有中国的一席之地了。
车子买了大概有个八个月。结果轮胎换了三条。第一条是速度大概70码左右,过一个坑的时候,轮胎直接被干破了。开了一个口子,瞬间就开不了了。第二条是速度,大概110的时候有一个小坑。车子明显被咚了一下。然后停车查看,就发现轮胎起了一个包。第三条台和第二条台基本上就是复制粘贴的样子。我就想不通了,之前油车换了好几个轮胎也没这么皮薄。基本上油车换轮胎都是因为公里数达到了没有开花,要不就是被扎破了。结果电车这个轮胎的胎壁太薄了,只要有一个小坑磕一下,必然起包。想知道怎么能解决这个问题?像这样下去每年光换轮胎就把人换崩溃了。而且电车的轮胎都不便宜,一条轮胎3799。主要是轮胎起爆的话很危险,但是轮胎还很新。有一个轮胎我换来跑了,大概有300km就起包了,哎,没办法,只能忍痛割爱,把两条起包的轮胎都拆掉。果断换了两条心态。现在开车都是小心翼翼。只挑平的路走,稍微有点坑坑洼洼,都避开走绕路。也不知道买了的是汽车还是一个金贵的千里马呀。真的让人哭笑不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想着能不能直接给换成正常台,不换这种电车的静音台。因为他最终还是安在龙骨上,只要龙骨的大小合适,安一个正常的胎也行吧。有没有换货的能给支个招。
周末跑了一趟小长途,充满电,实际续航显示。380左右。然后室内大概能跑30km上的高速。全程开空调。开音乐。因为室外环境比较冷,大概在零下十度到零下五度左右。中途进了一趟服务区。看了一下海拔应该是从300多一直上升到1300多的海拔。属于慢慢上坡路段。高速上也没敢开快,大概就保持在100码左右。等到剩余路程在150km左右的时候,车载动态续航显示可以跑220km。然后路程剩100km的时候,车载续航显示可以跑150km。我当时心里边就有点慌了。但是途径的两个服务区都没有充电桩。就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开。等到剩余80km的时候,续航已经到了120了。我果断的关闭了空调,关闭了副驾驶的屏幕。然后车速也保持在90码左右,不敢快也不敢慢。感觉90码最省电。在此也有个疑问,到底电车跑起来最省电是多少码?有说60码的,也有说100码的。所以我选择了90码左右。等剩最后50km的时候,续航只有68km了。然后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祈祷着往前开。看到收费站出口的那一刻,我感觉身心获得了解放,灵魂获得了自由。悬着一路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冬天开电车真的太痛苦了。好歹有惊无险,最后到车库门口的时候续航显示是0km。不禁有点后怕呀。但凡弯子拐的大一点,可能就到不了家了。
各位大神有更好的办法脱困吗。下雪天路滑,结果车头一偏,然后轻点了一下刹车。车子就不受控制的慢慢往右侧滑。结果到排水渠旁也还不过来了,车子就缓慢的滑到底部停住了,万幸的是,车子没有蹭到旁边墙上,能有10公分的空隙。 下面重点来了,就是考虑如何脱控的问题。首先叫来了板车。然后让用绑带绑住前后两个轮胎横向往出拽。车辆纹丝不动。结果板车还被拉的滑了一大截。吊车也不敢吊,车子太倾斜害怕把车门或者叶子板挤压变形造成二次伤害。最后买了2吨水泥修了个坡道,刚开始想着靠车辆自己的动力开上去,结果轮胎打滑,开不上去。后来把水泥袋子弄破才勉强开上去一点,结果车屁股就又往下滑了一点,差一点点碰到墙上。后来让装载机把后轮胎绑住给车屁股往上抬了一截,再用板车顺住铺的水泥袋子坡往上拉,拉到快上来时候车前保险杠又没办法上来,硬拉就碰到板车拖板上了。就让板车又提前轮胎把车子提出来,最后板车边拉,人上去慢慢的开,终于一脚电门开上来了,从下午一直折腾到晚上,商量方案到最后买水泥,真的是费了老大劲了,不过最后还好,车子的外观啥都没有受到二次损伤,也能正常开,不知道方向连杆好着吗。现在复盘一下,哪位大神有没有更好更方便的方法能把车弄出来呢?
高和汽车送的充电桩确实特别良心,做工还有材质,送的电缆质量都很好,安到墙上颜值也特别高。但是不知道这个充电桩最大的功率是多少高和汽车是不是自己有这个漏电保护,所以最大能充10kw。但是别的汽车要是用高和的充电桩来充的话,说是最大可以充到25kw。有没有懂的朋友来解释一下。我自己亲测一直都是10.5kw,很稳定,我接的是小区里边儿380V的高压电。不是220V的民用电。一般情况下从零冲到95%大概需要八个小时左右。一小时十度电吧。高和汽车是97度的电。所以从零充到95%我试过,基本上最多就是九个小时就充满了,一般情况下晚上回家把车停下。把电枪插上到第二天早上就充满了,很方便,尤其是在城市城市里面开的话,一周左右充一次电。确实是,省钱又好用。自从买了电车以后,很少去加油站了。以前的油车放的,估计都打不着火了。但是现在这个平均的电号感觉有点大。我基本上没有在30以下。就是每百公里30度电这个样子。好像是比亚迪的车特别省电,还有小米测出来说百公里大概十个电。十度电,那真是不敢想象。这个是不是车机优化的问题?特斯拉的车就很省电,我有朋友的特斯拉60度的电池,人家跑500km路。基本上相当于高合的双倍。
对于高合的一点感触,前两天网上有发酵流言说高合停工了,然后官方出来辟谣。我也觉得是谣言。昨天官方也更新了app,新的aoo感觉挺好用的,控制页面比之前好的多了。增加了一目了然的各种操作。优化了流畅度,友商的app也用过。还是感觉这次更新出来的很棒,期待下一次芯片升级,外观无法再改变了,也不用改变,我是比较满意的。现在就是内在的芯片问题了。相信高合不会让用户失望的,如果把x弄不好放弃了,那以后谁还敢买高合呢。还有就是虽然高合汽车饱受诟病,但是作为车主来说,我依然对高合抱有希望,首先没有甩锅,该干的事情还在干,有毛病不怕,怕的是摆烂不前。高合还是一直在进步,要不然也不会让攻城狮去更新apo了。销量差是因为价格太高,你猜便宜到30内的话销量会不会好,价格永远决定市场,千年不变的道理。最后说一下冬季的实际续航,我是自己用的380v家装充电桩,大概一小时充10度电的样子,冬季实测在300-350之间。我们这温度大概零下8度。要是再冷还得减。这是我的真实数据,可能跟每个人开车习惯跟选择的驾驶模式关系也挺大,我都是舒适模式加经济模式。所有的话语都贵在真实,还是忠心希望高合越来越好,做一个负责任的好企业。
23年末的大惊喜,车友亲测的感觉发一下,很激动,中午能换芯片了,目前这个车机真的是让人有点不好意思啊,卡顿的跟十几万的都没法比,好丢人。终于能抬起头做人了,哈哈哈 1.将最核心的主控制器进行了升级,采 用高通QCS8550芯片,这款芯片使用了台积电的4nm工艺,在算力上达到了96TOPS,是8295芯片的3倍,突破了当下智能座舱的算力极限。 2.副驾娱乐屏也升级成高通QCS8250芯片。不管是应用的下载,还是应用运行,都有独立芯片支持,娱乐能力对比X现有的副驾屏的体验将大幅度提升。 3.网络下载速度将有100M提升到1000M。带来的直接体验是,下载大型游戏和观看高清电影,将更加迅捷。 4.UI交互进行了全新架构和升级,三块屏的UI重新进行了设计。主屏的下方 dock栏调成L型;主操控区+卡片采用1+3架构模式,即1个主操控区常+3个卡片常态化显示;地图区域整体缩小。 HUD暂未见调整。 5.受算力提升带来的积极影响,中控的部分车控交互采用UE4渲染引擎,视角切换流畅丝滑,带来更好的操控体验。 6.受算力提升带来的积极影响,360影 像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左右打转向灯时,两侧摄像头可以调取进行辅助转向显示,降低转向的盲区风险。 7.受算力提升带来的积极影响,mic识别率的提升进步明显,且采用微软的智 能语音,并支持粤语。实车体验时,语 音的唤醒和打断还有一定bug,需要进一步优化。 8.系统进行双冗余设计,大家遇到的概率性黑屏,应该说是不会再见。
轮胎起包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开,升起来看看底盘的情况,不得不说高合底盘用料还是挺良心的。 说说轮胎的区别:静音轮胎和普通轮胎的区别有:1、静音轮胎是比普通轮胎的噪音小。从最直接的功能上看,噪音方面,静音轮胎是比普通轮胎的噪音小的。2、静音轮胎的花纹是要比普通轮胎的花纹还要细密。静音轮胎常会采用花纹块不对称的造型,但这样却会影响轮胎的排水性和操控性能,所以静音胎在湿滑路面行驶时,它的操控会比普通轮胎差一些。3、两者之间的宽窄不一样。静音轮胎会比同型号的普通轮胎稍微窄一点,主要是为了减少与地面间的接触,减少因摩擦产生的噪声4、从材质方面看,静音轮胎的橡胶材质比普通的还要软一些。,耐磨指数比较低。区别介绍:静音轮胎在考虑一些特定行驶路面情况、轮胎花纹排列(块状、线状等)、轮胎断面排水结构以及散热等多方原因或条件,设计制造出来的一种以极大限度降低胎噪为标准的规格轮胎,这种轮胎可称为静音轮胎,但并非是无噪音轮胎。 通过以上大致了解,并非所有的车型均适合选择这样规格轮胎,事物有正有反,有得也有失,提升了某一方面标准(或多个),另一方面(或多方)也许会适当下降相关指标,各种特性(质)的轮胎如:胎噪小、耐磨性能好、载重大、耐温性能等,均有适合的场所或是环境。作为家用汽车,尽量以参考随车使用手册或随车相关资料当中的标准,无论胎噪的大小、耐磨性能的好坏,原配轮胎是最合适的选择!同时,能够让个人的三包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买了X现在有一万公里了,分享一下用车的感受。这个车科技感特别强,然后走到路上吸金率也是百分之百。到哪里都会有人驻足观看,可谓是赚足了眼球。买了一些车子周边的小配饰,像气门嘴呀,停车牌,安全带插孔。置物盒这些挺实用的东西,分享出来让大家看一看。现在跑了1万km,总体来说没有任何的毛病。电车开了以后确实是回不去油车了,油车现在只能放在车库吃土。至于系统的卡机这些,因为刚从油车转过来,所以觉得还能接受。主要是舒适性和提速稳定性方面,我觉得高合x这款车让我特别的满意,1万km小计。高买了X现在有一万公里了,分享一下用车的感受。这个车科技感特别强,然后走到路上吸金率也是百分之百。到哪里都会有人驻足观看,可谓是赚足了眼球。买了一些车子周边的小配饰,像气门嘴呀,停车牌,安全带插孔。置物盒这些挺实用的东西,分享出来让大家看一看。现在跑了1万km,总体来说没有任何的毛病。电车开了以后确实是回不去油车了,油车现在只能放在车库吃土。至于系统的卡机这些,因为刚从油车转过来,所以觉得还能接受。主要是舒适性和提速稳定性方面,我觉得高合x这款车让我特别的满意,1万km小计。合的外观还有科技感,最满意的就是它的展翼门停在哪里都会有无数羡慕的目光投来。
马路上有一个小坑,没注意看到车速大概六十几码,开过去以后就听见咚的一声,然后胎压报警了,下去看轮胎一个大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