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陆十六LK
车企不会告诉你,增程式电动车最大的坑,是电池衰减
车林电波
豪华品牌退网貌似也不是新鲜事了
猫哥评测体验官
这回BBA要黄了把,华为的这台车来了 #车星计划 #华为#智界R7 #余承东 #猫哥真体验
汽车扒一扒car
#捷途旅行者 20万以内的方盒子,旅行者真的帅
科技客试驾
尊贵的问界M9车主都是怎么上车的?#问界m9 #抖音汽车
红烧肉有理想
#理想汽车 三月份第二周销量出来咯,打不过遥遥领先,这个销量你们怎么看?#理想l9 #理想mega #理想l8 #问界m9
侃车小鹏哥
奇瑞今年开年就搞事了?#dou是好车 #抖音汽车 #闭眼说实话 #领航计划
懂车帝视频说明书
#视频说明书星途凌云 2024款 发动机舱开启及油液加注讲解
陈震同学
劳斯莱斯车钥匙,配一把要6万块?
车辙
时代发展太快,汽车行业真的太卷了,这年头20万的车配空气悬架也不稀奇了。 配备空悬最便宜的车型,这个标签被刚上市的星途星纪元ES给摘了,22.58万元起,全系标配空悬+CDC电磁阻尼减震系统。没记错的话之前是岚图追光PHEV,其顶配配备空悬的车型售价是27.78万元。 而按照现在行业整体“卷”的趋势,明年出现20万元以下搭配空悬的车型应该也不稀奇了。 这个市场,不,确切说应该单指中国汽车市场实在是发展太快,卷价格,卷服务,卷技术。要知道就在2018年前,市面上配备空悬的车型的起售价基本都是60万元起步,才五六年时间,我们的厂商竟然给直接拉到了20万区间。 那为什么之前空悬是种奢侈配置,才5年时间就能进入寻常百姓家了。这里面的关键还是“垄断”二字。 过去空悬主要被大陆这样的几家国外零部件巨头垄断。一整套空悬成本包括CDC在内大概要在2万上下,关键国内厂商要购买空悬是还得看对方的脸色。像岚图创建之处找大陆谈合作,对方就有点爱搭不理,给出的价格也要明显高出市场价,反正就一个姿态:爱买不买。 现在呢,随着国内一些供应商的异军突起,算是把价格给真正打下来了。像浙江的孔辉科技是理想最大的空悬供应商,蔚来也找了保隆科技等等。当然这个也是基于国内主机厂,尤其是新势力的超预期成长才拉动了整个国产空悬供应链的快速崛起。 为什么这么多厂家迷恋空悬呢?我们来简单聊一下空悬。 所谓空悬,其实就是将避震器中的弹簧换成一个可充放气的橡胶囊,以此来代替金属的螺旋弹簧,相比传统的螺旋弹簧,橡胶囊可以随意的改变状态,以此来获得不同软硬的效果,让一套悬架能够实现多种状态,带来不同的驾驶和乘坐感受。 另外,由于可以改变弹簧的高度,这就让空悬有了更好的用处。比如越野车的离地间隙很高,虽然可以提高通过性,但是过高的风阻和重心都不利于驾驶。而高性能车或者超跑为了追求极致的性能,离地间隙很低,遇到减速带或者地库就无能为力了。空悬的运用,就能够让底盘的高度可以改变,解决了矛盾的性能表现。 其实空悬需求的暴增,也和新能源车市场的爆发有关系,大幅增加的车重,给底盘工程师提出了难题,如何在支撑性和舒适性中做出取舍。而空悬仿佛一盏明灯,点亮了这原本矛盾的属性。 所以,这么好用的空悬,各个厂商自然是对此相当钟情。不过受制于成本的因素,一直以来空悬都是高端车型的搭档。但是,一旦有人不遵守这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开始下放,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样停不下来了,同级谁没配上空悬,产品力上一定是低人一头。 已经有空悬供应商表示,2025年很可能出现售价不超过20万标配空悬的车型,而根据我的判断,这个是大概率的事件。 再分享一个数据,欧美等市场空悬的渗透率已经接近15%了,而国内在2022年的市占率只有2.7%,有着非常大的增长空间。不过,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空悬依旧属于中大型车的专属,这也说明,更高级更大更重的车对空悬已经快要成为刚需了,如果更低级别的车型需求也放开,那我就不敢想了。 最后再强调一点,空悬不是硬件水平达到就一定能发挥出更好的体验。因为空悬的调校和匹配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匹配不好,甚至表现还不如普通的弹簧悬架。 例如理想的空悬体验就被人诟病过,即便是后期OTA升级了魔毯功能,但整体的表现依旧没有达到预期。其实这并不光是空悬的命门,底盘调校也一直是自主品牌的弱项。所以,市面上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多空悬的车型,到底好不好用,甚至耐用性和可靠性,这些都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大家可千万别为了空悬而激情下单,还是要多体验才下定。
名车工匠说车
问界M9上市
中国汽车在国外
Hi,你好。今天来雪地越野。俄罗斯🇷🇺第一批 奇瑞星途揽月国际版。#dou是好车 #奇瑞汽车 #星途揽月
车评人狗哥
深度解析星途揽月国际版,比汉兰达强多了。#星途汽车 #星途揽月
合肥798精选二手车
太新了,凯迪拉克XTS#二手汽车 #凯迪拉克X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