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刘江江啊头像刘江江啊头像

    刘江江啊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0粉丝6关注3获赞关注

    广汽本田第十代雅阁超深度车评 标杆依旧? 不管是从汽车媒体还是普通消费者的立场出发,七代、八代雅阁,都是同级当之无愧的标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螺旋式的发展与上升,终归是逃不出的宿命。在竞争对手祭出加长、涡轮增压等等针对中国消费心理的“精确打击”之后,雅阁被赋予的“非你不买”属性在九代身上弱化下去。我们在导购雅阁时,最常用的一句话是“买这辆车不会出错”。不会出错四个字,一方面是对均衡和可靠的肯定,另一方面,又是对优势不突出的否定。 今年刚刚换代的十代雅阁,在迈腾和凯美瑞的包夹之下,能否突围,打出七、八代产品一样的统治级表现,是我们等待市场给出回应的问题。而我们这篇详尽车评,则是先把雅阁的实力底子全部亮给大家,让消费者们先来评定一下:这是不是我想要的那个雅阁? 严格来说,雅阁是一台对应美国市场的车型。Accord也非常争气的在北美创下很多有意义的第一:比如说,第一台在美国国产的日本车,比如说,第一款登上美国畅销车首位的外来品牌汽车。2017年,Accord单一车型在美国的销量依旧有32万多辆,隔着太平洋,都可以感受到Accord终端表现的强势。 巧合的是,中美两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理解,有很多契合。我们可以举出很多车企的北美车型,导入中国市场大获成功的例子。如果按照这一策略的实施年份按质排辈,本田绝对位列前排。 1999年3月,广州本田(没错,当时就叫做广州本田)将北美版六代雅阁同步导入中国市场。那个年头,咱们自己的汽车工业连初级阶段都够不上。保守的说,咱们跟外国先进们有10年的差距。能够想见,一款同步导入的车,强行把10年差距缩减到零对中国消费者产生的冲击。后来车市上加价提车的“先河”,就开自国产六代雅阁。 本田的换代跟我们理解里的传统换代有区别,一代小改、两代大改就是民间对差别的精确总结。如果把历代雅阁的迭代用时间轴列出来,会发现每代车型基本只能维持4、5年。小步快跑,是本田贴合市场变动非常聪明的策略。2003年,七代雅阁上市。把眼光推到全国,消费者对雅阁的强烈印象,应该构于这一代产品。相对老款,七代雅阁变化主要有二,一是更激进的外观,二是最新的i-VTEC发动机上身。 2008年,国产第八代雅阁上市。这代车型的最大卖点之一是车厢空间极大,算是雅阁历史上第一次以大空间作为自己的大卖点。另外,八代雅阁在动力、操控、底盘、尺寸、配置等等各方面都同时达到了惊人的高水准,上市数年来都一直是中高级车的标杆之作,也一直是销量榜的排头兵。 2013年,国产九代雅阁登场。如同开篇所说,历代中国版雅阁是以美版为基础的。比较原型和衍生车型,九代雅阁是差距最大的一代。设计师对车头大面积的改动受到了不小的非议。回过头去看,我认为巨大的镀铬中网是广本对中国消费者喜好的误读。虽然外观不够给力,虽然销量从名列前茅滑落到中上的位置,但是在机械层面,本田给了我们不少的惊喜。地球梦科技动力总成,可以说在消费者心中竖起了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的标杆;后期加入的i-MMD动力,也让我们见识了这个世界上除了丰田混动,还有一种混动叫本田。 现在,十代雅阁来了。在这台车上,本田又一次做出了很多大胆的革新,下面我们分各个部分慢慢道来。 现在本田的设计语言很是大胆。轿车领域,大有coupe溜背风一统天下的势头。新雅阁在北美刚亮相的时候,照片飘回大洋这头,引起了不少的争论。原因很简单,还是车型上市顺序惹的祸。就像是这一代的宝马3系和7系,阴差阳错,7系变成了大3系。所以,对于本田,你懂的……一个车企如何安排新设计风格车型的上市顺序,其实是一个大学问,在这方面,坦率地说,大众至少一直在中国做得非常好。

    刘江江啊图1刘江江啊图1
    刘江江啊图2刘江江啊图2
    刘江江啊图3刘江江啊图3
    刘江江啊图4刘江江啊图4
    2021-02-22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