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用户1499358942724632
汽车召回排名榜,这些品牌会被“315”点名吗? 汽车市场不断成熟,汽车产品的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回顾每年“315”晚会,不难发现汽车行业常常是被重点“关照”的对象,比如大众双离合、路虎变速箱、江淮生锈板等问题都曾在“315”晚会曝光。今年会不会又有车企被点名呢?看看2018年的汽车召回信息,或许能预测一波。 按车系来看,2018年召回数量最多的是美系车,累计召回459万辆,占总量的37.22%。其次是深陷“机油门”事件的日系车,共计召回汽车362万辆,占比29.42%。紧跟其后的是德系车,全年召回188万辆。 涉及品牌最多的是中系车,去年共有13家中国品牌发布召回公告,召回总量140万辆,占比提升至11.4%。此外,韩系车、欧系车等均有召回。由此可见,汽车召回已经深入到各类品牌的各类车型,呈现常态化趋势。 2018年,召回规模最大的品牌是通用汽车,旗下别克、雪弗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共宣布召回333万辆缺陷产品,涉及14款车型,占到全年召回总量的27%,远远高于第二名。此次大范围召回,也令通用汽车陷入“脱轴门”。 通用汽车召回范围内车辆配备的前悬挂下控制臂分体式衬套,在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可能发生变形或脱出,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失控。 而早在前几年,就已有很多消费者在质检总局反映自己车辆的“脱轴”事故,“罪魁祸首”正是通用的专利技术“一体式控制臂衬套”。技术创新却带来了安全性的下降,可谓得不偿失,好在,通用汽车去年终于进行更换。 排在第二名的是本田,2018年进行了11次频繁召回,涉及车型111万辆。从去年1月起,迫于“机油升高”投诉不断增多,“机油门”便频频成为召回市场的“关键词”。随后,日产、长安汽车、现代起亚等多家车企也因“机油升高”问题实施车型召回。 东风日产位居第三,去年因制动系统缺陷大规模召回了106万辆,制动总漏油并引起组合仪表的制动警告灯点亮,继续行驶车辆会导致制动力不足,造成制动距离变长,存在安全隐患。 不出意料,召回数量最多的10款车型中,美系车占据6席,德系车占据2席,韩系、日系分别1席。其中,“召回之王”是别克英朗,共召回92万辆车型;通用旗下别克昂科威、别克威朗、雪佛兰科沃兹均榜上有名,召回原因还是老问题,即断轴风险。 日韩系车现代途胜、本田思域也进入召回数量最多的车型TOP 10,原因大同小异,主要是机油增多的问题。其余车型如大众宝来、途观L、蒙迪欧则是小毛病、小故障多的类型。 写在最后:事实上,小鹿认为车迷们应当理性看待汽车召回。虽然中国逾千万辆汽车召回看似很多,但和欧美、日本等成熟市场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美国曾连续3年召回汽车超过5000万辆!是全年汽车销量的好几倍。对他们来说,汽车召回就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也是对客户负责、对产品负责的行为,真正可怕的是对安全隐患拖延应对,甚至是置之不理。 毕竟汽车工业是一个复杂而长久的体系,其中涉及零件之广、工艺之细、技术之深,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不然,就不会出现造车新势力交车难等问题,因为汽车不是手机组装工艺,用资本购买零件拼凑一起即可,汽车工业是需要长时间的发展积淀和市场检验的。 简言之“人无完人”,何况是一辆构造繁杂的汽车呢?没有任何一个品牌敢承诺他们的汽车产品绝对不存在任何设计或质量瑕疵。 汽车召回数量的扩大,更不意味着汽车产品质量的下滑——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至今,整体质量越来越好是不争的事实。召回汽车多了,反而是车企对产品质量问题关注度的提升,亦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特别是中国自主品牌,近年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敢于直面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逐渐由惧怕召回向主动召回转变,这些都是颇值得认同的。日前董明珠所说的“中国汽车粗制滥造”,未免过于落后。 当然,汽车的质量问题不可小觑。作为利益相关的消费者,我们自己也要有维权意识、投诉意识,一旦发现问题,要积极将缺陷信息反映给生产厂家或质检总局官方平台(国家质检总局汽车缺陷信息系统http://www.dpac.gov.cn/qxts/xxcjyd/),此举不仅能为产品召回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在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