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棒哥是个orcer头像棒哥是个orcer头像

    棒哥是个orcer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193粉丝1关注0获赞关注

    💔 爱车吐槽 岚图哨兵模式的设计缺陷:一场对车主利益的系统性漠视 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浪潮中,哨兵模式本应是保障车主财产安全的“守护神”,但岚图汽车却将这一功能异化为仅能响应剧烈撞击的“迟钝卫士”。与其他新能源品牌相比,岚图哨兵模式对轻微碰撞、剐蹭等高频次风险的“选择性失明”,暴露了其技术逻辑的严重缺陷,更折射出对用户核心诉求的漠视。 一、触发逻辑的致命局限:只有撞击才能唤醒的“假哨兵” 岚图哨兵模式的触发机制高度依赖车身剧烈振动或盗抢等极端事件。根据官方说明,其通过360°全景摄像头与惯性传感器(IMU)协同工作,但实际应用中,只有达到“车辆被撞击”或“疑似盗抢”等紧急情况时,系统才会录制视频并报警。相比之下,其他品牌如小米SU7的哨兵模式,可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测可疑人员接近等行为,即便未发生物理接触也能触发记录。例如,在小米SU7轮胎被恶意划破事件中,哨兵模式通过人员接近检测及时捕捉到嫌疑人动作,而同样场景下,岚图可能因未达到振动阈值而毫无反应。 更讽刺的是,岚图用户手册中明确提到“车身强烈振动可能导致误触发”,却在实践中对轻微振动视若无睹1。这种矛盾的设计逻辑,使得日常停车中的剐蹭、划痕等高频低损事件完全脱离监控——而这类问题恰恰占据车主维权需求的90%以上。 二、技术落伍与功能阉割:被“简化”的安全防线 岚图哨兵模式的功能层级停留在“基础版”:仅提供待命、警惕、警报三种状态,且视频录制范围局限于正前方摄像头。这与行业主流的360°全景记录形成鲜明对比。例如,特斯拉、小鹏等品牌的哨兵模式可通过多摄像头捕捉车身四周细节,甚至对行人面部、车牌进行脱敏处理以规避隐私争议。反观岚图,用户多次反馈“找不到视频记录”或“只能看到局部画面”,暴露出其数据处理能力的不足。 更令人费解的是,岚图将灵敏度调节功能“隐藏”于行车记录仪子菜单,且默认设置保守,导致多数用户无法根据环境自主优化监控策略。这种“一刀切”的设计,与小米等品牌提供的多级灵敏度自定义选项形成巨大落差。 三、用户权益的隐形剥夺:当技术缺陷转化为维权困境 岚图哨兵模式的设计缺陷直接导致车主举证困难。 根据过往案例,车辆被刮蹭后哨兵模式未记录的原因中,“灵敏度不足”与“软件逻辑缺陷”占比最高。而岚图官方对此的回应仅是建议“以道路监控为准”,将责任推卸给公共基础设施。这种态度在2025年阳江服务区恶意划胎事件中显得尤为讽刺——小米车主凭借哨兵视频成功锁定嫌疑人,而同期岚图车主若遭遇同类事件,则可能因系统未触发记录而陷入维权僵局。 四、行业对比下的双重标准:岚图为何固步自封? 在隐私合规方面,岚图的保守更显矛盾。尽管其以“数据安全”为理由限制功能,但小米、极氪等品牌已通过脱敏技术实现合规录制。岚图乾崑版甚至因功能未完成测试推迟OTA推送,暴露研发进度的滞后。这种技术迭代的迟缓,与华为赋能的智驾硬件形成荒诞对比——搭载192线激光雷达的车型,竟无法实现基础的安全监控。 结语:重塑哨兵模式,方能重获用户信任 岚图亟需正视三大问题:一是重构触发逻辑,引入人员接近检测、微振动识别等多维感知;二是开放用户自定义,提供灵敏度分级与录制范围选择;三是加速技术合规,借鉴脱敏方案打破功能枷锁。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本质是用户体验的竞争,当“安全”沦为营销话术而非实际能力时,任何高端配置都将失去意义。岚图若继续漠视车主的核心诉求,终将在智能化赛道上被彻底抛弃。

    车辆被刮,哨兵模式毫无作用,比小米差太多图1车辆被刮,哨兵模式毫无作用,比小米差太多图1
    车辆被刮,哨兵模式毫无作用,比小米差太多图2车辆被刮,哨兵模式毫无作用,比小米差太多图2
    来看看我买的破车!图1来看看我买的破车!图1
    来看看我买的破车!图2来看看我买的破车!图2
    来看看我买的破车!图3来看看我买的破车!图3
    来看看我买的破车!图4来看看我买的破车!图4
    呵叔全球汽车财精云游汽车视频1呵叔全球汽车财精云游汽车视频1
    2024-05-29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