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的小迷弟吖:提车至此已经六个月了,疫情最严重的时刻提的车,车跑了6000公里了。提车后匆匆忙忙的提车作业也没有写,这两天忽发感触后背有点凉,写一下感受: 1、从用车角度吧,第一次接触混动车辆,订车时候依然是订的油车,后改变主意换购了插混车型,起初混动逻辑摸索不明白,55与110标定逻辑不同,走了不少弯路,后续经过双降后感觉才是真正意义的混动,但是升级后带来的感受是驾驶模式不记忆,混动逻辑设置不记忆。二月份反馈到现在,400不止反馈五次,从刚开始接线员的一脸茫然到现在的还是一脸茫然根本不知道什么问题,试问真的重视这个问题了吗? 2、驾驶感受及操控方面混动的快感超过燃油车,起步以及加速底盘的扎实都让人感觉很舒服,车看着很大但是开起来还是比较方便轻松。唯一感觉不适应的是走地下车库的环形道路时A柱有点挡视线。还有一个漏风也是反馈没有解决让人不舒服。 3、能耗方面吧,跑了6000公里,能量开销大致在2100元,相较于其他车主可能有点高但是确实前期混动逻辑琢磨不透导致浪费双倍的油量。在3000公里后可控制在市区亏点5个,高速油耗六个以内(100-115之间)。 4、说一下最想说的被刺吧,上市时候的双子星,现在双位数,短短八个月时间相关负责人一点反应没有,一丁点没有,给人卖好卖不好一样,这个车有没有都可以的既视感,且不说降价的事情,来回反复的系统驾驶模式记忆事情没有一个回复没有人关注,每次打电话就是稍等我去落实一下才明白我说的什么问题。然后呢400会反馈我们反馈的故障吗还是打卡下班这个问题就过了?还有就是降价,去年买车今年被刺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双标令人作呕。长城实名举报比亚迪觉得很秀,错了就是错了,相关方没有发文,就可以站在爱国情怀来一波,昨天还在央视播放自主品牌泰国新能源市占率超过40%的新闻,今天全国高考乙卷就被内涵。昨晚看到枭龙2000膨胀8000元的活动,已购车车主可以退4000元,会想到我们H6PHEV来来回回有过一次正面回应吗,懂车帝负责人拉黑真实用户,智家都责任人给你装傻,到现在看到这个我很不舒服。某种意义我理解的是H6P是长城传统燃油改革新能源路上的“先行者”,改革路上出现挫折很正常,自始至终觉得双标恶心,令人作呕。 5、且不说配置上的高价低配现象,仅对双标让人觉得难受。车我很喜欢,用着也舒服,仅是做法让人心寒。
#提车日记提车至此已经六个月了,疫情最严重的时刻提的车,车跑了6000公里了。提车后匆匆忙忙的提车作业也没有写,这两天忽发感触后背有点凉,写一下感受: 1、从用车角度吧,第一次接触混动车辆,订车时候依然是订的油车,后改变主意换购了插混车型,起初混动逻辑摸索不明白,55与110标定逻辑不同,走了不少弯路,后续经过双降后感觉才是真正意义的混动,但是升级后带来的感受是驾驶模式不记忆,混动逻辑设置不记忆。二月份反馈到现在,400不止反馈五次,从刚开始接线员的一脸茫然到现在的还是一脸茫然根本不知道什么问题,试问真的重视这个问题了吗? 2、驾驶感受及操控方面混动的快感超过燃油车,起步以及加速底盘的扎实都让人感觉很舒服,车看着很大但是开起来还是比较方便轻松。唯一感觉不适应的是走地下车库的环形道路时A柱有点挡视线。还有一个漏风也是反馈没有解决让人不舒服。 3、能耗方面吧,跑了6000公里,能量开销大致在2100元,相较于其他车主可能有点高但是确实前期混动逻辑琢磨不透导致浪费双倍的油量。在3000公里后可控制在市区亏点5个,高速油耗六个以内(100-115之间)。 4、说一下最想说的被刺吧,上市时候的双子星,现在双位数,短短八个月时间相关负责人一点反应没有,一丁点没有,给人卖好卖不好一样,这个车有没有都可以的既视感,且不说降价的事情,来回反复的系统驾驶模式记忆事情没有一个回复没有人关注,每次打电话就是稍等我去落实一下才明白我说的什么问题。然后呢400会反馈我们反馈的故障吗还是打卡下班这个问题就过了?还有就是降价,去年买车今年被刺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双标令人作呕。长城实名举报比亚迪觉得很秀,错了就是错了,相关方没有发文,就可以站在爱国情怀来一波,昨天还在央视播放自主品牌泰国新能源市占率超过40%的新闻,今天全国高考乙卷就被内涵。昨晚看到枭龙2000膨胀8000元的活动,已购车车主可以退4000元,会想到我们H6PHEV来来回回有过一次正面回应吗,懂车帝负责人拉黑真实用户,智家都责任人给你装傻,到现在看到这个我很不舒服。某种意义我理解的是H6P是长城传统燃油改革新能源路上的“先行者”,改革路上出现挫折很正常,自始至终觉得双标恶心,令人作呕。 5、且不说配置上的高价低配现象,仅对双标让人觉得难受。车我很喜欢,用着也舒服,仅是做法让人心寒。【来自懂车帝车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