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城历史上是粤东政治中心,入宋以后人材辈出,明清二代建立众多牌坊,体现了当地重视教育、人才济济的文化传统,反映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广济楼是一座仿宫殿式的三层歇山顶阁楼,外城门原有“东为万春”门额。楼置于高大厚实的台基上,拱门中开,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前后面为木石柱相衔接支撑,并跨出城墙外,成为骑楼。屋面铺双层大青瓦,各层出檐均嵌

采用重檐歇山顶,九条屋脊错落有致,造型庄重而典雅,彰显出其重要的地位和尊贵的气质,使其成为潮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雕栏画栋,四面环窗,门窗、栏杆、瓦脊等装饰精美,木雕、彩画工艺精湛,色彩鲜艳,题材丰富,有花卉、人物、瑞兽等,蕴含着吉祥寓意和文化内涵,增添了建筑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第二天行程韩文公祠

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韩愈祠庙。韩愈曾被贬为潮州刺史,虽仅在潮七个多月,但他驱鳄鱼、释奴婢、兴水利、办教育,为民众做了诸多好事,深受潮州人民爱戴,人们因此建祠纪念.

依山临水而建,以韩祠为中轴线,南面有百米书法碑廊,北面有侍郎阁和韩愈纪念馆等建筑。主祠面宽18.7米,分前后两进,头进门厅,后进是三开间大堂,祠内环壁嵌有明清以来碑刻40通,正座塑有韩愈坐像.

相传祠前的橡木为韩愈亲手所植,潮人常以橡木花开的多寡预卜科名的盛衰,体现了潮州人民对韩愈的敬仰以及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在灯光的映照下,广济桥的轮廓被清晰地勾勒出来,桥身的细节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为观众带来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

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夜晚,在灯光的照耀下,不同类型的桥梁结构清晰可见 。24座楼台亭阁形式各异、古色古香,这些亭台楼阁的灯光设计巧妙,既突出了其建筑特色,又营造出温馨而典雅的氛围,让人仿佛

初名“康济桥”,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重修后更名为“广济桥”, 民间又称“湘子桥”,有韩湘子等八仙与广济和尚斗法造桥的传说.

明末清初引入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体现了潮州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牌坊建筑造型精美,有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等形式,以石雕凿成歇山顶、柱、梁及各小件,架上三叠牌楼,匾额两旁有的加配石刻镂雕装饰,柱边加设石狮或石鼓插柱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潮州传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结束潮州旅行后,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韵味十足的牌坊街、独具特色的广济桥以及各种令人垂涎的美食,都会成为这段旅程难忘的记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