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车的发展,国产车也越来越豪华。
就在年初,理想也就站稳30万,问界也就立足50万。
但到了年尾,极氪001 FR干到70万,小米SU7干到80万,仰望U8更是飙到了100万。
有这个成绩,当然可喜,不过也有人发现一个困惑。
仅就这些新能源豪车而言,混的好的要么是纯电要么是增程,根本就没有插混。
为什么插混的技术更先进,却玩不了高端局呢?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当其冲就是,插混的底子太差了
说白了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虽然插混是“可油可电”,但实际以“油”为主,电机只是辅助,用以降低油耗而已。
看着没什么,但问题就大了。
因为发动机的热效率很差,就是混动引擎,撑死也就做到46%。
但随随便便一个电机,效率都飙到90%了。
换言之,你让优秀的电机作配,却捧更差的发动机,肯定带不动。
非要说好,也仅是比纯油车好一点而已。
譬如,像保时捷那样,4.0T引擎加个小电机,体验是上来了一点。
但就这个水平,跟仰望U9的四电机,就不要碰瓷了。

当然肯定有人说,插混也可以堆三电机四电机,性能也能立马提上来。
但问题是,插混就算堆电机,体验也不会好。
譬如,像腾势Z9那样,2.0T引擎加了3电机,功率原地起跳。
看着很是重视电机不假,但电池够用吗?
一旦没电,三电机立马歇菜,只剩一个2.0T拖着,体验立马下来了。
因为这样的缘故,很多插混,都开始让发动机发电了,但这也就接近增程了。
毕竟,增程的上限,才是高了去了。

其次就是,增程技术简单,但上限高
提及这点,也正好跟插混相反。
毕竟,插混牺牲了更好的电机,去捧更差的发动机,就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而增程则是以电为主,非要引入发动机,也只配用来发电。
换言之,增程的体验,其实更接近电车。
看着没什么,但这就带来2大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体验更豪华。
譬如性能,增程无脑堆电机,不仅力大砖飞,还能原地转圈。
有着发动机发电,也不用担心半路熄火。
再譬如智驾,增程取消了变速箱,延迟只有毫秒级,轻松搞定智驾。

第二个好处更关键,成本低,但省的钱可以豪华堆料。
譬如,不用搞3挡DHT,不用动力切换,技术研发简单,就省了很多钱。
如果是插混,还要重新开发平台,但做增程,直接套壳电车的平台就行了。
因为这样的缘故,又省了很多钱,用来堆冰箱彩电大沙发。
虽然插混也能上彩电沙发,但成本就Hold不住,成本Hold住了,品质也Hold不住。
就这个情况,说增程的体验,是全方位吊打插混也不为过。

最后就是,增程的体验,符合豪车车主的需求
毕竟,体验好不好,也要结合目标群体而言。
换言之,增程不管别人多嫌弃,但只要豪车车主喜欢,那就是好。
但豪车车主都有啥需求呢?也就那2种。
第一种就是,如狼似虎的机械性能。
譬如,极氪001FR有浙赛成绩,就敢要价70万;小米SU7有纽北成绩,就敢要价80万。
别看增程拖着油电2套系统,刷不了圈,但做硬派也是一把好手。
像仰望U8给个四电机,也能卖到100万了。

第二种就是,如梦似幻的舒适体验了。
不管20-30万理想问界,还是15-20万的零跑深蓝,都在玩这个。
别看很多人吐槽冰箱彩电沙发拉满,但车主是真的喜欢。
别看很多人吐槽高阶智驾没用,但口碑同样也在翻身。
因为这样的缘故,销量就起来了,现在各家都在做增程了。
相比之下,插混的车主有啥需求呢?也就油车那一套——省油便宜而已。
换言之,插混根本就不追求什么豪华享受。
所以,给个小电机电池即可,把价格打下来就完了。
都是过日子的人,非要做豪华了,大家也买不起。

总而言之,插混跟油车一样,都强调发动机,看似复杂,实则落伍。
不仅体验差,还搞不定智驾,做做买菜车还行,硬要做豪车就很凉。
别看领克的销量是挺高,但价格撑死了也就卖17万,再贵就卖不动了。
相比之下,稍微便宜一点增程,都20万出头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