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帅哥美女知道为什么低续航的新款比旧款轻260斤吗?但是高续航差距又没这么大。。如果都轻这么多可以理解,但是一个轻特别多,一个不算多,很难理解啊

1、减震前叉由双层钢板改为单层 2、铁皮邮箱改为树脂油箱
如果铁皮油箱改树脂,那么高配也会改,高配只差了30斤,那么多出来的230斤,,双层改单层能轻这么多吗,不太懂。
是这么更新的
这说明车身结构强度变弱了,高强钢用量减少了,经过我十几年的观察比亚迪是利润导向型车企,不建充电桩,主力做混动,几乎没有长远战略,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宣传上那绝对是一流水平,我一个对混动研究的很彻底的人,优缺点都了解的很透彻,但即使这样初次看比亚迪的宣传都有买的冲动,冷静一下就会发现夸张宣传,作秀(什么真扎电池不燃),自我标定(新能源龙头,电池技术厉害)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并不是这样,不建公共充电桩,电池厉害却主力发展混动,外销的刀片电池其他车企只用在低端车上,比如小米高配上宁德时代的电池,低配福迪刀片,就连讲成本控制的日本车企采购的比亚迪电池也不是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而是选的比亚迪三元锂电池,以前余承东还嘲讽天天烧,时不时还有新闻4s店也烧,可见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还有很严重的安全问题没有解决,即使你针扎电池不烧,如果电池充满电受到挤压呢?又或者上百安的电流持续工作呢?还有就是两三年后被保险公司拒保的原因,保养周期短的问题,总之这几年产生了太多质量问题的疑问,汽车是讲究需要稳定安全长寿命的工业大件商品,开10年以上的是大概率事件,必定不是豪车,普通家庭一夜暴富的概率也很小,必定不是手机过几年就换,但中国车企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硬生生的把电动汽车做成了快消品,什么终身电池质保,苛刻的使用和保养维修条件根本就很难达到,终身用车成本相对很贵,省的那点油钱得不偿失,最后会不会落地像当年越南中国摩托车市场那种大溃败的结局很难说,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认真造车的企业真的很少,对什么是车规级没有认知,大部分国产车都是贴着国标下限造车,把车造好还任重道远,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人不好改变
这个内容多,至少1块钱
充电有道在2022年底建成了近3万根公桩,私人充电桩超150万根。同年壳牌入股,公司于2023年4月正式更名为深圳壳牌比亚迪电动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双方宣布,要一起合作建设超50万根充电桩。去年9月19日,壳牌与比亚迪合作的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在深圳正式开业,共配置258个公共快速充电桩,每天为超过3,300辆电动汽车充电。最后再补充个冷知识,大概是2006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成深圳首个电动汽车充电站,也是我国首个充电站的建成。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