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们大家好,我是不再犹豫。
车友群日常聊天最多的话题就是:机油。从矿物油,半合成,全合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新手小白到成熟的老司机都各抒己见,都有自己对机油的看法和使用心得,有些车友只选择稍微贵一点的机油,说安心,有些车友只相信全合成这几个字,总之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
那今天我也来说说我对发动机机油的理解和看法。(本人非专业人士,以下叙述只代表本人的个人理解和建议,仅供参考,欢迎指教纠正)


如何正确选择爱车的机油要了解自己的车是哪种发动机。
先说说汽油发动机,如今家用车汽油发动机一般分两种:1自然吸气发动机,2涡轮增压器发动机。


这里以我上一台车瑞虎3自然吸气发动机为例:
1,自然吸气发动机,原理:自然吸气发动机是靠气缸活塞运转的吸力自然形成的吸力进行吸气,来配比缸内混合气点火燃烧的。
优点:成熟,制造成本低,稳定,后期维修保养费用低,使用符合原厂级别标号的机油,矿物油,半合成,全合成都可以。





2,涡轮增压发动机,以1.5T瑞虎7为例:
涡轮增压发动机就是在自吸发动机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增加了涡轮增压器,利用气缸燃烧后排出的废气驱动涡轮产生压力进气,达到快速进气,爆发力强。但后期维修保养费用稍微高于自然吸气发动机,因为涡轮增压器也是有使用寿命的,而且如机油标号不符合或使用劣质机油增压器润滑不良会过早磨损。大家都建议使用全合成机油才能更好的保护润滑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延长使用寿命。如家用日常代步,当然厂家提供的机油也可以使用。


还有,因南北温度差异,所以选择机油不仅要考虑自吸还是增压发动机,还要考虑冬季冷启动和夏季高温温度的特性。例如:日常家用上下班可以按车型的保养手册选择机油级别与标号,如地区最低温度不超过零下30度,可以使用5W-30标号(5代表机油低温流动性,极限温度是低温-30度,30代表机油在100度时候的粘度)加粘度30对比40来说,理论上30比40发动机运转阻力更小,能比40节省燃油。但密封性稍差,噪音比40要稍大些。

如果经常跑高速,长途或暴力驾驶可以使用5W-40(5W30和5W40的主要区别是粘度和油膜厚度,40的粘度比30的大,油膜相对厚些,暴力驾驶,长途高负荷时油膜附着力和厚度大些,不容易破裂能更好的润滑保护发动机内部运转部件)


如果在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地区或多年的老车夏天可以选择加10W-40,流动性和油膜厚度能更好的弥补和密封发动机已经磨损的间隙,噪音相对小些。(10W-40可以在-25度以内使用)


如果冬天在寒冷地区最低气温超过-30度可以选择加0W30,0W40(0W低温流动性要好于5W,10W。能在低温时及时到达发动机最高点凸轮轴及时润滑部件,0W低温时也更容易启动发动机)0W极限低温-35度。
以上只说机油标号和粘度,矿物油,半合成,全合成都可以使用,但注意的是使用手册推荐范围的机油标号,结合当地区温度,发动机进气形式,和驾驶习惯来选择,当然无论哪种机油都有使用周期,在周期内更换机油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发动机,减少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不是比谁跑的公里数多,那样就坑了自己。在保车辆建议及时进店保养,不要超过保养周期。脱保车辆一定要去实体店选择机油不建议网上购买个人意见。


还有很多车友非得纠结到底加多少升机油?
为什么不看机油尺呢?要以机油尺刻度为准,加注油尺一半或偏上最佳,不比纠结需要几升,不够就加呗多简单的道理。
最后总结:根据自己的车型,发动机类型,用车条件需要,看你在什么地区,什么温度,几年车,驾驶习惯和车身负载,自己来选择符合的机油,科学养车才是硬道理,以上仅代表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欢迎指教 -不再犹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