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猛龙车主, 考虑到长途自驾的需求, 所以选配置时加了NOH包, 也是信了网上的充值视频, 以为这个真的好用, 实测却大跌眼镜, 经过一段时间旅游测试, 总结了一些问题和规律, 本来准备忍一下等OTA的, 却发现很多问题一年前就有人反应, 却丝毫没改进! 在官方社区反映也没有任何答复, 所以发在这里让大伙看看, 也对新蓝山的NOA有个预期!
1. 加速时不看相邻车道的车速. 下图是一个很典型, 遇到多次的例子

自车(蓝色)在中间车道, 右侧速度慢, 左侧车道速度正常,
此时自车前方的绿车变道到左侧 (步骤1), 那么ACC/HWA/NOH状态下如果当前车速较低例如是30, 而设定的是100,
则自车会猛烈加速(步骤2). 而右侧因为整体速度慢, 则几乎百分之百有人会变道到中间道上(步骤3).
这种情况下, 有经验的司机是不会猛加速的, 因为以国人的素质, 右侧变道的车他就仗着自己车头在前, 赌你会刹车让他!
而猛龙/蓝山的辅助驾驶不会, 他就是直勾勾向前猛冲的. 此时不得不踩刹车退出辅助人工干预, 否则必然会撞上.
解决方案:
其实也很好解决, 既然都能识别出两侧有车辆了, 加速时根据相对速度, 设定一个差值如5公里即可. 超过了这些车, 再全力提速到ACC设定速度.
2. 第一个问题的衍生问题, 部分场景莫名加速, 让人反应不及.
典型的是, 有些高速匝道的限速有问题(也可能是高精地图数据有问题). 还没出匝道, 就提高限速到120了. 此时NOH就要自动加速到120.
而此时其他车呢, 他们还在按50,60的速度从匝道汇入主干道. 我们就要提速到120了! 可想而知如果有2条匝道(在不远处合流到主干道), 此时有车从右侧插队, 会是什么结果
这个问题我看了还不是猛龙/蓝山NOH的特例, 如下图, 问界也存在.

除了这个场景, 还有常见的如限速牌突然改变, 而其他车道的车没有及时调整, 同样有这个风险.
解决方案:
如果修正了第一个问题, 那么就算地图数据有误, 车的加速也不会那么猛烈, 让人反应不及,
遇到插队的车, 也不至于急刹或撞上去
3. 自动变道的视野盲区
经过我的测试, 这个盲区是真实存在的, 属于硬件配置的硬伤

如上图, 虽然NOH有毫米波雷达加持, 但推测还是需要摄像头识别出一个完整的车身才会判断为障碍车.
右侧中间的两辆车, 由于摄像头的识别盲区, 只能识别出一部分, 所以没有把这个当成完整的一辆车.
所以偶尔会无视侧面的车(尤其是变道前自动打灯, 有些人会犯贱加速顶上来, 或者跨车道并线的车)而强行变道.
此问题一年前就被测到, 但目前毫无改进.

解决方案:
这个是硬伤, 要避免风险, 需要人工介入, 而不是一味强调智能, 具体方案如下
自动变道超车, 改为提示当前车道速度慢, 可向左/右变道. 用户确认没问题后使用拨杆变道(打灯同时就变道, 别墨迹)
自动变道下匝道, 改为提前几秒不断提示用户, 即将下匝道, 用户先自行观察, 确认无问题后点击巡航键变道, 取消提示,
如果用户不操作, 则过几秒自动变道, 完成后取消提示声音.
4. 自动超车变道, 大部分情况是反作用
猛龙/蓝山的NOH倾向于变道到最左侧, 但这是有风险的,
中秋节旅游已经亲身经历了一次, 左侧有施工, 雪糕筒识别了但无任何响应, 需要人工变道, 变道时它居然还想修正回去,
搞得险象环生.
此外在车流慢时, 变道基本是赌, 因为很可能变到一条现在快, 再往前走反而慢的情况, 说实话老司机都判断不准确,
更何况电脑, 而且积极的变道策略, 因为3的问题也导致风险更高.
解决方案: 同3, 改为人工确认变道
5. 车距保持, 需要人工不断修正. 堵车时, 需要手动调节为最短防止插队, 提速后, 又需要拉开防止碰撞风险.
解决方案: 做个自适应的没这么难吧?
6. 堵车时自动跟车突然提速
此问题出现在一条左转/掉头车道, 如下图

因为前车是直走不需要左转, 过了红绿灯开始加速, 而由于ACC/NOH 此时设置的速度较高, 也开始猛加速,
导致反应不及, 错过了左转掉头, 还差点出事.
解决方案:
由于市内环境复杂, 自动导航不现实, 可以增加一个堵车缓行模式, 此时如果前车加速驶离, 不要立刻跟进, 而是提示踩一脚油门, 用户自行判断是否需要跟进.
7. 其他问题
还有很多其他可优化的问题, 如当前后方有大车夹击时, 提示变道避免危险等, 就看长城有没有心思去改进了.
总结下来, 大部分出现险情的情况都是自动急加速导致的, 少部分是摄像头识别的判断失误.
解决好这几个问题, 才能真正达到充值视频描述的效果. 且更接近长城强调的人机共驾的模式.
------ 这要求不算高吧? 像地面上乱划线, 猛龙的车道保持就失灵, 我都不当作问题了.
顺便分享下经验, 就是使用ACC/HWA/NOH时, 如果限速是120, 就跑115, 110就好.
这样虽然会有车不断超过, 但一般他们也会保持安全距离, 风险还是可控的.
而如果设置到120, 就一定会遇到隔壁的慢车流, 而此时就大概率有车想变道过来,
哪怕是120的速度, 他也会生死看淡, 极限别车, 有些人就是这么叼!
同时自己车道遇到慢车, 也会更多变道, 更多风险.
所以想更长时间不接管, 就尽量不要跑太快, 虽然增加行驶时间, 但精神负担反而更小.
结语:
目前一万五的NOH包, 比较鸡肋, 只有在路况很好没什么车的时候用, 其他情况不如直接用ACC
长城也是看人下菜, 二代大狗的NOH包, 就是按年费收的,
我估计大部分人后续都不会交了, 而对猛龙及更高规格的车主, 那就是逮着一顿薅啊~~
而这些问题呢, 网上那些充值的UP主根本不会详细说, 只有刻意去搜它的缺点才有可能发现.
不去搜还好, 一搜发现很多问题是一年多都没改的~~!
我也是信了长城的品质和营销才买的, 它老说自己标准多么多么高, 可能机械素质确实强一点,
但落实到智驾上, 是真的不咋地, 这些问题, 稍微实测个几百公里, 如果发现不了, 都可以把测试经理开除了.
而且反映到官方社区里, 也没有任何答复.
猛龙区的总监向来是只回复那些说好的. 正儿八经的改进他从来都是装没看见的. 所以我才来这个版发帖
所以现在老魏说新蓝山的NOA是第一(还不是梯队), 你们真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