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西藏,阿里

    2024-07-29发布于:理想ONE车友圈

    去年准备去一趟的,因为其它原因搁置。西藏要慢慢走不赶时间,我的计划拉萨只是途经点,往阿里方向多走走,总时间两个月,行程45天到50天,预防突发情况。

    现在318什么车都可以走,我不怎么喜欢走318,车太多,经常性堵车,大大降低旅途的愉悦感。根据广东出发地来决定,云南四川进藏是绕不开的,四川进有317和318两条道路进藏,317的难度和318差不多,317风景跟318不一样,318有很多打卡点,317相对就少些,车也少。云南符合此次进藏的硬性条件,车少不是全铺装路,有一定的难度。

    对车辆的改装,出发前去售后详细检查了一遍,带了一条全尺寸的轮胎。我不是第一次进藏,多年前走过最难的丙察察,那时候开的是清一色的日系,没得选。初次走丙察察如果不是很有把握尽量换AT胎,行走方面有很大的保证,剩下的就是对悬架的考验,巅是一定的。

    理想开了四年了,在一次次长途出行可靠、舒适前提下,对它有了很清楚的认识。它能干什么活,不止是城市纯电通行 ,长途燃油续航,我的使用来看,值得。在这些前提下,这次去西藏就开它。

    现在的丙察察不难,丙察察路况看之前的

    网上最火的旱地拔葱就在这座山上面拍的,据说是占位收费拍。我们没爬上去,拉萨海拔对我来说不高,三千七的海拔对我也没啥影响,此次有第一次来西藏的,悠着点,后续还有持续海拔都是四千多五千的

    西藏的首府拉萨 如果不是布达拉宫,估计很多人会把来西藏的终点改一改

    西藏的治安不用担心,围绕布达拉宫一圈的范围都需要安检刷身份证的,随处可见的警察

    布达拉宫是网上预约买票,提前几天在网上预约买票就行,分淡季旺季的区别,约的时候得选上午和下午,只要买到当天的票什么时候进都是可以的。检票处要排队,里面人太多就会停止入场,所以淡季排队一两小时,旺季就没准了

    这地是纯靠双腿爬 还晒,西藏的紫外线很强,包裹好都会黑一层,非常好才可能保持原貌

    我还好,很多人都需要大喘气,其实这还要区别是怎么来的拉萨,如果是自驾慢悠悠的来,正常是不会严重高反,可能就有点头疼,缓缓就行,坐飞机来的大部分都得高反,之前在四川人开的饭店吃饭,老板说每次回去 飞机回来都会高反几天,他们在拉萨七八年

    差不多到顶,这里需要再排队一次,也是要一批次的进入。参观时间得预计长一点,旺季大部分时间都排队了,淡季排队时间缩短,参观时间也充裕点。也是从这个位置收起所有的拍摄设备,到处都有提示和语音提示,既然到这里,尊重习俗。至于里面的陈列的东西很多都是褒贬不一,每个人理解都不一

    日客则标志

    拉萨停留休整了三天,拉萨车还是很多的,也现代化,基本上补给什么都有,在这里休整下准备进入阿里。如果需要拉萨在这里办理边防证,要在网上或者派出所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日喀则也可以办理边防证,跟拉萨办理的边防证不一样,拉萨需要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 可以办理西藏全境的边防证,日喀则只要身份证就可以办理边防证,只能办理日喀则和阿里地区的边防证,看路途计划了,我是只要有日喀则和阿里的就够了,林芝那边我没去。

    从林芝开始加油就需要下车登记,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本地车有的不用登记,有的又要,第一次在西藏加油我们是登记了,然后藏民的车不用登记,后面再加油的时候,那个加油站又需要都登记才能加油

    海拔五千二,这个时候我们都还好,因为在拉萨的都休整好了。有个小提示,如果来西藏最好给自己配上加湿器,车里也要,我们是到拉萨住酒店房间有加湿器,这玩意一用就离不开了,西藏是真的干,之前完全没想起加湿器这回事,拉萨一用想起来车上配个加湿器就没那么干了,我买了一个车用,这个一天可以吹一瓶半矿泉水的量,取决于开车时间长短,起码人的体感呼吸都舒服些

    往珠峰的路上,这里进去会有一个检查站,离日喀则有一百多公里,具体距离我忘了,这里需要检查边防证,如果没有需要倒回日喀则办理,别说来这里的人都知道要办边防证,因为到这之前有哨岗但是不检查边防证,我们还真遇到一个没有边防证被劝返的,车流量不大,就一条道,关卡堵了就下去看看,才知道他们没办,直接导航就来了

    珠峰大本营,但还没到,还有几十公里,但是这里是景区核心,进去需要买门票车票,买了还不能直接开到绒布寺(珠峰脚下)需要开进去一段距离后再转乘车辆到绒布寺

    价格还行吧,现在很多地方都圈地收费,所以在这高原地区也就能理解,而且主打一个来都来了,但里面看得到的并没有很多

    我记得这里进去是还有九十公里,去珠峰大本营也不是只有这一条路,还有其它路,只是其他路要绕,能看到珠峰,但现在好像也行不通,也有人看守

    这种感觉很奈斯,开这种路是享受,人少车少是种意境。我们高反还没怎么体现,头疼都被这兴奋的劲盖过了

    路边停车,沿途是风景,这也不是主干道,大直道,没有什么车来往,只要靠边注意下前后有没有车就行,如果是318哪种地方这样停肯定要被骂,来这地方的人本来就不多,所以分情况,

    实在是太漂亮了,开阔的风景,雪山草地都有了,除了风大点,其它的都美,我们要到远处的雪山,距离还行,几十公里的单程,去了得原路返回

    越走越远,越看越近的感觉,就想赶快到雪山下,真的望山跑死马

    到了,这是分叉小道进来跑了几十公里,又走了几公里山道,需要自己在地图上找,觉得景好就来,想来就来,这就是自驾的灵活和意义,但是得提前备好纸质地图和手机缓存地图,这里面基本是无人,有时候一两天也不见车和人,也没有信号

    晚八点还是太阳高照,九点左右开始天黑,白天非常的长,有足够时间玩,早上天亮的时候也没比内地晚很多,具体几点也不知道,因为早上天亮日出那会都在睡觉,

    西藏最不缺的就是雪山,一路上都是,只是现在柏油路多了,路况好很多,不是深度去阿里,就走走全程泊油路的环线小车都能跑,柏油路两边都沟渠或者很高的路基,所以想随时下道去雪山脚下就没那么容易

    我是很想开到雪山那边去看看的,刚刚有条小路可以下主道,我就拐进来了,进来还爬了一个不大不小沙坡才到这里,走进来几公里,这些地方没有四驱就难走,很容易陷,那个沙坡我以为我爬不上来的,开始试了一把,刚到坡底就陷下去了,往后倒调整了一下,动力切换运动,侧滑关了,加上自己有点经验,油门到底一把就上来了,如果换了AT胎就不一定能上来

    有车走过,不过看路迹得几天了,沙子不是沙滩哪种软,只是这地偏,万一陷车,救援挺麻烦的,阻力大轮子一挠就陷,还是算了,就站这里看看就行

    跑了一段土路,措是非常的多,忘了是阿里还是日喀则地区,很多措的名字都不记得,太多了

    这个也是可以开车到离湖近一点的地方,只是在湖边没有这么好景,看不全,我又重新找了位置

    海拔五千左右,上下浮动都不大,进入阿里地区基本上四千六到五千四,五千往上一百米体感都不一样,一下车运动就会喘,

    这个风景要不是海拔高我都想就在这里露营了,高海拔地区风都大,想在好风景的地方露营,抗风能力一定要强,跟新疆内陆不一样,可以走到哪里露营在哪里,西藏的美就有局限制,这就是来了一次还想再来的原因,有的东西不完美才是美

    住宿尽量就是往低海拔走,能住四千五就不住四千七,以我的经验,阿里好像就没有低于四千四五的海拔,那么在四千五左右住就是好的选择

    阿里地域辽阔,想两三天跑完就比较难。不走土路,就柏油路不停的跑可能还行,我是预计一个星期的,可以再长两三天都行,开始把心里预期放在一个星期的时间上,身心就该调节,不然人很容易烦躁,因为高海拔人很容易就烦躁,有时候遇到到小问题都会容易暴躁,这是很多人的经验,也是高海拔的特性,一开始就得放平心态

    山路都习惯了,“吉隆沟是被誉为西藏后花园的地方,西藏最后的秘境”但是进去得百来公里单程,这地方随便就是几十公里,很多都是单程还得原路返回,

    孔唐拉姆山正在修隧道,通了就不用绕二十多公里翻垭口,

    山顶的远望的雪山,是什么山忘记了

    318的怒江七十二拐在这些地方来看也没什么奇怪的,而且还堵车,所以想来西藏深度游玩下的,普通的景点可以不用去了,沿途的景点比景区漂亮多了

    检查站,习惯了给身份证边防证,这种基本不检查驾驶证行驶证,就给身份证和边防证就行,职能不一样,主要是登记记录来过这里,吉隆住宿是个不错的选择,4300的海拔在接下来的阿里应该算是低的,而且可以睡好,县城不大,安静

    这地有温泉的,还是不小的温泉,可以很直接的看见喷泉

    水很烫,西藏开水是八十度,我觉得这个不低于八十度,很烫,内地肯定是收费景点,这里现在免费,但是在修,至于后面收不收费不知道,起码这种原生态的大喷泉少见

    可以煮红薯,有人在这里煮过鸡蛋,我们来的时候有另外的人刚走,有鸡蛋被煮过的气味,还有红薯没带走

    早来一个月,这里的冰肯定都没完全化,温度在几度到零度之间,晚上会零下几度,所以天气是很冷的,风还是依旧的大,如果在外面吹个几分钟,没有帽子头就开始痛,随之而来的就是高反

    西藏阿里地区的措很多,多到一天能看见十来个,看得都有点疲劳

    这种景在我走线路算不上很好,但是单拿一个出来认真拍拍肯定不错,这就是看多了,疲惫了,开始挑剔了

    去往措勤,这地半天都看不到一台车,到措勤就开始阿里中线的穿越,一百多公里的土路 搓板路 碎石路,那才是阿里的开始

    海拔五千五了,我记得最高的时候是五千七,也是翻垭口,常规海拔是五千左右

    作者提到的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