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号提的车。这是我人生当中第一辆车,十分感谢父母,小时候父母开着电动车替我遮风挡雨,带我出行。长大后给我买了辆车。
说回这台车,其实这台车偶尔就是不太喜欢的起来。最开始我父母顺我的意,订了思域两厢混动极控版,但是从去年12月一直等到今年3月,一直没有车。后来没办法只能去看了型格,最后买了现在这台车。这台当时是现车,全部弄好只用了一周不到,就从4s店开回家了。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台车,但也是我家里的第一台家庭用车。其实我很喜欢两厢车,买车的时候去看了高尔夫,父母说太小了,不管前后排对我们家和对我一个男生来说都不合适。后来我又想想福克斯,但是无锡福特店也很少了,家里也不太愿意。最后看到了思域两厢,跟家里说了,家里人听思域口碑还可以,便带我去了,原本是打算买油车,但是不仅看网上说混动动力顺滑,后来自己也试驾了一下,不仅安静,而且动力也很丝滑,所以便先订了混动极控版,全款十六万五,保养送了三次,但是车一直不来。家里也时不时问起,后来等了三个月没办法只能重新看车。重新看车的时候家里还是比较希望我考虑实用一点,买一台三厢吧,最后在我的执拗和家庭的需求中我选择了型格。
我喜欢两厢是因为小巧,外观圆润好看,比较彰显个性。但是这是我家第一辆车,家里经济其实也就一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我做自己喜欢的事,让我不管一切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车这个东西便宜的几万,贵的都没有上限的东西,我只能在两方面做出平衡。
在买完这台车以后,4s店销售就联系我说,可以订了,问我还要不要。有时候就在想可能我和思域真的是没有缘分。
有时候就在想要是我固执的等下去真的等来了思域那我会不会更喜欢一点,但是看着父母坐在车里,可能心里还是觉得当时没买两厢车是对的。
下面便来聊聊这台车。
🚘 车辆信息
型格豪华版,24年1月生产的。
🚗 外观设计
外观基本上就是年轻人都能接受的样子吧,尾灯比较好看,但是前脸一般。和思域相比各有胜负,还是得看个人喜欢。
🧮 驾驶体验
车辆的驾驶质感不错,可能我也没开过啥好车。目前我开了一个月,转向精准,动力充沛,油门线性跟脚,随踩随有,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感觉这车80以上再想提速可能就要给深一点油门了。底盘同样优秀,过坑没有多余抖动,基本上利落干脆,这点对驾驶员来说很好,但是不知道对于后排或者副驾乘客来说怎么样,我目前还没坐过我车的后排或者副驾,给不了感受。
🚖 空间感受
底盘很低,上下车容易碰头,空间一般水平,家里如果有老人,可能上下车就会不太方便,别的车上车是往里坐,但是这车就是往里蹲。
📉 续航/油耗
这车在动力充足的情况下油耗也能控制的不错,我清明长假高速和城区综合油耗基本上在6左右,这车喝92的,我基本上也只会加92,刚提车的时候加满油箱花了365,后来加过两次200,现在总里程小八百公里。
💔 爱车吐槽
基本上对应一分价钱一分货。质感和细节很一般,内饰塑料很多,但是各类按钮和旋钮做的就不错,能听到清脆的哒哒声。外面的声音隔绝的不好,不单单是外面的噪音还有胎噪声、发动机的声音、不知道是不是我车刹车问题,有时间还能听到刹车片介入摩擦的声音。这车怠速下有点小坡度就过不了,必须要给点油才能过。遇到坡起大角度坡道,我要轰油才能过。这车在一些地方的连接处做的也比较粗糙,比如侧裙和车槛连接处居然还有缝隙,当然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一辆十几万的车,做好基本的其实就很好了,型格能把汽车的本质属性做得很好,把人从A带到B,但是带的舒不舒服就是两说了。毕竟还是那句话一分价钱一分货,细节质感和豪华品牌那些也确实不能相提并论。
💰 晒晒价格
型格当时买的时候是现车,星月白,豪华版,全款14万38。可能网上很多人都会比我这个价格要低,甚至低好多。但是我去买的时候销售就是不肯再报低,基本上我们家第一次去问的就是这个价钱,最后只能再谈谈保养那些。首保免都有,然后送五桶全合成机油,五百工时券,每次抵一百,其他的贴膜、脚垫、灭火器、行车记录仪都是常规送的。最后说一嘴贴膜,基本上大家买车很少会要4s店送的膜,都会加一点去选择好一点的膜,我们家花了一千七在4s店选了稍微好一点点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