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不知不觉已经15个月了,到目前为止总体上还是很满意的。因为自己喜欢汽车,平时还是关注各种车评、新车发布等等。所以并不是提车之后就万事大吉在不关注了。随着用车和时间的推移还是在不断地检验自己当时的选择还是否正确。回到当时选车的初衷:空间大,乘坐舒适,驾驶性高,气味小,环保。目前回头看这几个标准还是依旧满意。当时看过的品牌:特斯拉3/Y、BYD王朝、新势力小/李、日系(丰田BZ4X、本田ESN1)。之前对电动车几乎没有了解,就像闭着眼买特斯拉想着肯定没有问题,结果去试驾一次才发现,完全不适合自己。model 3的空间太小了,自己之前是一辆紧凑型运动轿车,随着小孩的出生,后排的使用率就越来越高,之前的车防儿童座椅都很紧张,而model 3的空间较IS没有任何提升,反而从舒适度上还有明显下降,所以都没有试驾就已经直接pass了。在4s店试的Y,说实话后排也并不宽敞,只是少占地多占天而已,座椅短,靠背硬,座垫薄的硬伤在静态体验就不及格了。试驾时也是喜忧参半,强制的单踏板,超高的胎压,很硬的悬挂和很高的路噪,都不达标。虽然有着业内优秀的三电,但无奈短板都挑战了我的底线,out。第二个是BYD王朝系列,并没有试驾,只是我和媳妇儿一致觉得内饰实在是太丑了,即便是大屏、堆料、软包也难阻挡山炮风格的设计(纯属个人审美,不喜勿喷),但出于对国产品牌的支持决定用它兜底,是在没合适在矬子里拔将军。(大众ID4/6和它一样也是内饰平平被放到了兜底的行列。)第三是日系,包括丰田、本田,本着对日系传统车企的好感关注了一下,本田太小pass,凌志贵/小,丰田BZ4X在静态体验完感觉这货简直是倒退的设计,空间利用率极低,各种蹩脚的设置是在让人没有好感,当时也是刚刚上市(果然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现在几乎绝迹了),pass。而新势力小/蔚的理由其实也很主观:认为新势力没底蕴,品牌不稳定,借壳上市没好感,换电服务用不到(产品线35w起步,超预算)。极氪001也是因为预算30起步加各种配置,超预算pass(现在看,当时差点当了大冤种,后续一些测评反馈001的可靠性也一般般)。极狐初见是在商场里的展车,先看的T第一感觉就是座椅很舒适,后看的S感觉座椅更舒适。然后看内饰:大屏很炫(实用性一般),用料很丰富(种类太多有点复杂)。从车身尺寸上看其实αT更合适,当时也考虑,买个SUV短一些好停车,通过性上下车更方便(偶尔带老人)。淘汰T的理由就一个,中控小屏,那个屏下面的储物空间很大但是掏着很不方便,蹩手,另外那个屏不能关闭很容易误触。通过两轮试驾和一次48小时深度体验,最终锁定了S。说到试驾还有个小插曲,当时还试驾了福特电马(处于对野马的情怀,没想到现在也退市了哈哈哈),那个车吐槽的点是天幕大棚没遮阳和敏感路况反馈,没有过滤所有的颠婆包括路面的小细纹路都反馈到车内,太颠了让人崩溃,而且侧面印证高动力是在用不到3/4s的加速太不实用了。说回极狐,深度试驾让我感受到了S的底盘和操控非常扎实、掀背车的定位既满足了上下车的方便又保留了轿车的舒适,还有更大的后备箱(当然伴随的就是更长的尺寸带来的停车不便),他的外观尺寸和汉兰达几乎没差(老爹那有一辆),所以开起来空间感基本适应。至于能耗,当时试驾是12月中旬比较寒冷,开暖风、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在通畅路况的电耗是22-23,这个确实让我对电车的冬季续航有了深刻的认识,即便708的标准续航也并不能消除焦虑(后来证明所有电车的冬季都是5.5-6折)并不省电。通过一系列试驾最终选定S,15个月的使用也依然满足初心的需求。没有选错,是台好车。以后有机会我在从日常用车上给大家详细介绍用车感受和优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