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光阳S250车把/龙头异响自行解决过程

    2023-10-29发布

    如果说汽车是为了改善出行,那么摩托车就是绝对刚需,我个人比较喜欢踏板,对跨骑无感,2020年开始到现在经历了四辆车,分别是UY125、九妹Z300、光阳RKS150、光阳赛艇S250,不得不说踏板领域光阳是绕不开的存在,但是也就是这个品牌也确实让人操心更多。

    最近的一辆是光阳RKS150,这辆车是这几辆车中最均衡的一个,除了价格贵,其余没啥大毛病,当时属于第一批车,办齐了接近2W,被人诟病的油耗也并没有那么夸张,而且非常平顺,不抖,重要的是平踏,非常实用,前后ABS,该说不说,光阳在刹车制动方便是舍得堆料,一个150前三活塞后双活塞,妥妥够用。后来考虑到出门小踏板带人还是有点拥挤,中长途还是有点吃力,考虑再换一个绵羊级别的踏板。市场上就这么几款,日系是好,但是价格太贵,花五六万买摩托车还是有点骚包,不值当。剩下的二线品牌踏板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台湾两阳了,九妹拥有过就不再考虑,主要还是太粗糙。但自从S250上市后就中了草,无论是颜值还是动力数据都很喜欢,尤其那个大座椅。但是后来恰逢ST250上市,也顺便看了一下,还是有点减配,想着既然买就别忘初心,直接下单了S250。

    当时恰逢有个送500装备券活动,本身对此也不很感冒,但是有胜于无,想着缺个头盔,去换个头盔也不错,然而唯一的一款480没货,等了一个月后被告知停产。我……权且理解这可能是巧合,不过这事儿后来也妥善解决。

    四辆车中,我最上心的还是这个S250,毕竟是念叨了很久,开心提车上牌,我是提裸车,自行上牌。然而高兴而去,败兴而归,当天牌子没搞定,在这多说一句北京第二辆摩托车上牌注意事项,因为当时名下RKS150还没出手,第二辆车上牌时需要把第一辆车也骑过来,需要工作人员现场拍照,录视频,验车,备案后才能给第二辆车上牌。听说以前自行给第一辆车拍照录视频就可以,现在不行了。没办法,第一天就只验了车,交了费,带着资料回家。回头骑着RKS带着两套材料直接备案然后选牌儿即可,说起来也是点儿背,后来rks骑过来时没注意摄像头,直接两分没了,还是同一个路口来回各一分。驾照分还是不禁用啊。

    至此,我认为以上这些都不算事儿,什么头盔、办牌儿、扣分,无所谓的。

    因为RKS150还在,所以S250买回来后骑的并不多,大部分时间还是RKS150在出力,对比之下,还是RKS150灵活实用很多,搞得我一度开始后悔换车,也懒得动这个大块头。后来终于还是把150出手了,之后250就成了主力。我属于每天都得骑,但是都是四五公里很短。后来的日子,感觉体验到的都是这车的槽点,也可能是被它自家兄弟RKS150给对比的太明显。

    首先水温动不动就上到四格,我也不知道满格是几格。电话问售后,回答就是“四格正常,这车正常就是四格”,好吧,我现在也不知道这车满格是几格。知道的摩友可以给说说,正常是4格吗?我看看冷却液也在中间位置。反观人家RKS始终稳定在3格,从未越线。反正售后都说了正常,造吧。说到发动机,多说两句,真是和RKS150没法比,除了起步轻盈,前段扭矩大的优势之外,其余都是被RKS吊打。上到60以后明显感到发动机很震,很干,再加油门就有种突突突的感觉,震得屁股发麻,还动不动就排气管放炮,特显廉价。再看RKS150,过了50以后反倒发动机更加绵柔,远比S250细腻的多,属于越加速越有质感,真是换了个寂寞。

    发动机问题我还不觉得是个问题,但是下面这个做工问题就有种让人想砸车的冲动,S250在转车把的时候龙头里面嘎吱嘎吱响,就像线束塑料皮干涩摩擦的声音,方向打死复位的时候每次都咯噔一下,有点像刹车线挂到了某个角上然后弹回来碰到壳子的声音。从前轮下面打着灯,往上看没发现哪里有问题,反倒发现散热器前面塑料卡扣都不合缝,摁也摁不下去,更加闹心。当时都郁闷了,3W多的车都什么玩意。卡扣先不提,但每次转车把传来的线束摩擦声、回弹声让人如鲠在喉,不胜其烦。后来我还特意跑到店里试了试其他车,还真没有,就我这个有。

    忍了俩月终于忍无可忍,电话售后,果不其然还是那句“这情况属于正常,没啥问题,正常骑就行”。如此从容,从容的连敷衍都懒得做。我说既然正常为什么其他车没有,哪天线磨烂了,卡线了咋整。他们就赶快换了一个人解释,说改天让来店里给看看,上点油。我靠,上点油?给线上油?这是什么骚操作,这还不如不敷衍。售后可能认为线束摩擦是因为润滑不够。如果说光阳哪天被逼出内地市场,我觉得罪魁祸首倒不一定完全是因为马马虎虎的造车心态和做工,但是光阳的售后一定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能说一无是处,但也属于不说闹心,说了添堵的类型。

    算了,还是自己想办法把,正好这两天加装高风挡,想着既然拆了就打开前脸看看,这位置离龙头不远,说不定能找到问题所在,网上教程不多,但都大同小异,今天天气不错,直接开干。

    先检查里面,最后再换装风档。第一步,先把后视镜整体取下来,第二步,拧掉仪表上上方两颗螺丝,再把两个塑料卡扣拔出来,往下推前脸壳子就可以直接取下,比较简单。


    隔着电瓶能看见一部分线束,但看不全,转把测试了一下,能看到线束确实摩擦,但是咯噔那一声不知道咋来的。还得继续拆,后面就没教程了,想着拆仪表,发现下面有螺丝,太深了进不去。后来先把各种插头解开,电源断开,把电瓶取下来,电瓶座上有三个螺丝,拆下后可以取下来。

    在此多说一句,也不知道是出厂就这样还是店里没装好,这保险盒盖子松松垮垮根本也没扣严实,随便一拿就掉了,我看盖子是有防水垫的,扣成这样还防个毛线水。


    电瓶底座取下来后,线束就一览无余了,转动车把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果然就是刹车线被上面中控台塑料盖板角挂住,转动方向时弹回来碰到对向塑料壳的声音,感觉还是这个线有点长,折弯有点大导致的,无论怎么放都会碰。想了半天,干脆把这条线和右边的线束绑一起,远离中控塑料盖板,问题终于解决。


    但是转动车把还是有线束轻微摩擦的唧唧声,是转动车把刹车线带动下面这个泵产生的声音,仔细看了一下,这个泵是软连接,胶垫连接,是有一定哐量的,车把转动时它会跟着产生位移,然后胶垫处就会产生摩擦的唧唧声。


    至此问题全部查清,然后抓紧组装,结果电瓶螺丝帽还掉进去一个,找半天无果,又跑到边上修理店要了一个。结结实实折腾了一个上午,好在问题全部解决。

    新风挡在原基础上加高了10CM(55+10=65),比较尴尬,风是从头顶过了,视野正好被分两半,还是得适应,感觉晚上不是很安全。这么看还不如直接买70的。视野都通过风挡看可能更好一些。

    总结,光阳S250这车总体也算是辆好车,车架用料还是不错的,但是细节做工还是有很大改进空间,毕竟一个250排量都到3W级别了,品质上还是得有点追求,还有就是这块大屏完全给浪费掉了,非常鸡肋,希望后续有所改善。以上皆是个人所见所闻,纯属个例和个人观点,不代表所有,希望对遇见同样问题的摩友有所帮助。也欢迎多多交流。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