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选车回顾购买AION V Plus

    2022-05-31发布

    最近家里增购了一台电动车,发贴并不是想炫耀什么,只不过是在选车的过程中想法很多,也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所以来分享一下我的个人见解。我的AION V Plus也开了有六个多月了,期间用车真的挺频繁的,不是只有一台车,但是这台车我就是比较喜欢开,无论是用车成本还是驾控感受,都让我及家里人满意。

    【购车背景】

    回顾一下我的选车经历,也算是遇到甜蜜的烦恼了。原本家里有一台燃油紧凑型轿车在用的,只是近期油价飞涨,空间也不太满足我家里的需求,想着还是换一台新能源车省省成本,毕竟现在充电的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了,无论是小区还是商场、高速都分布了大大小小各种品牌的充电桩,家用充电桩可以使用峰谷电更是让人心动,我还看到过有人开新能源车去西藏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还是对电动车比较有信心的。


    【用车需求】

    1.空间:既然我们追求空间,那首当其冲当然选择SUV了,底盘高,视野高,适合家用出游,毕竟在疫情下,我们已经憋了很久了,好想去郊区乡下玩一下,带着户外用具去钓鱼野餐什么的。所以对后备箱空间以及通过性有一定的要求。2.续航:续航也有一定的要求,最好是能有500公里以上的,这样保证市内一周只需充一次,减少续航焦虑呀。3.配置:另外选择电动车也希望能体现目前最新的各种驾驶辅助功能,360全景影像肯定是要的,还有全速自适应也是我必要的,这样能减轻很多驾驶负担。加上身住的城区在道路改造,很多地方路况复杂,所以带全景影像和变道辅助这些配置对我们来说也是挺重要的。


    【选车对比】

    买车最重要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这是我的经验所得,那时候我手握10来万,把家里的老车出掉就再加大概7万,总共有21万,在筛选中有广汽埃安的AION V Plus,威马W6,哪吒,小鹏,汉,大众ID.4CROZZ。我是90后啊,可以接受新鲜事物,但对新锐的一些品牌,还是有一点不太放心,所以小厂的就直接不去看了。看到有大众的,曾经风光一时的桑塔纳就是产自它,心里想着大众应该还是不错的。所以最后就只看大众的ID.4CROZZ和广汽埃安的AION V Plus。

    【看车对比】

    云对比完我就抽空去各自的4S店去看车,先去了附近一间一汽大众的店,我之前研究过ID.4跟ID.4CROZZ是差不多的,就是姐妹车型,所以我就选了就近的一汽大众店去看,外观上ID.4CROZZ(下文简称ID4C)和AION V Plus前脸都采用了封闭式的中网,AION V Plus的分体式大灯会更有未来感,而ID4C则是有点呆萌的感觉。


    侧面ID4C还是很大众的设计,那条连贯的腰线一看就看出来了,AION V Plus的侧面无论是形态尺寸还有C柱的悬浮式设计,以及尾灯连贯至后门拉手,看得出来花了不少心思去设计。相比之下还是挺喜欢新颖设计的AION V Plus。

    内饰才是重点,AION V Plus的各个细节地方还是做的挺厚道的,所能触碰到的地方都是软的,摸起来比较舒服。ID4C这边有点大众的燃油车设计风格,会比较呆板一点,并且显得廉价。不过这个换挡设计还是挺特别的,设计在仪表的旁边,好像没有什么车是这样设计的,你们有见过吗?方向盘的手感也明显的差异,AION V Plus的会摸起来软一点,且舒服,不过也挺适合我的。ID4C的方向盘手感比较干练,硬一点。


    后排空间有明显的差异,毕竟AION V Plus的轴距摆在这里,所以后排会比ID4C宽敞很多,这个我比较喜欢,家里人坐得舒服是首要的。而且AION V Plus的座椅会柔软一点,也是倾向家用的设计,这点也打动了我。

    后备箱空间目测ID4C的高度比AION V Plus的要高一点,但是前者后排座椅放倒后,有一个比较大的台阶,这影响到出游露营时车内空间的利用;AION V Plus虽然也不能完全放平,但有个有意思的设计就是可以前排座椅靠背完全放下来,形成一个车内大空间,这样铺上充气床垫就可以在车内休息。这一点的空间利用对我平时的出游还是挺有帮助的。

    【看车总结】就外观内饰以及空间的对比,我觉得AION V Plus不输大众的ID4C,毕竟现在国产的新能源也崛起了,只要产品力是好的话,我们不妨去支持一下,这期先到这里,下期我再分析他们的配置对比,以及AION V Plus的用车感受。

    作者提到的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