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0-09-03发布

    个人觉得本田下一代i-MMD混动系统可以再做如下升级:一是将电机驱动速度上限提升到90km/h,进一步压榨电机驱动的效率;二是发动机直连的齿比再进一步缩小,使得发动机直连状态下120km/h时转速降至2000转以内,提升高速动力的同时降低油耗;三是进一步增加动力电池容量,增大充放电容量空间,提升电量使用效率;四是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继续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提高燃油利用率。通过以上措施,2.0L i-MMD混动系统的百公里油耗有望降低至3.5L以内。

    11磅小老虎本田i-MMD混动系统工作原理讲解


    • 1. 时速130依然会电机直驱。2.混动系统发动机直驱时,如果转速过高,系统会把多余的扭矩分配给发电机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电池动力增大,发动机优化或换更大马力的,这样才更运动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是这样。但是高速行驶时动力变弱也是事实,说明还有技术改进的空间

          @求你们别开飞机了1. 时速130依然会电机直驱。2.混动系统发动机直驱时,如果转速过高,系统会把多余的扭矩分配给发电机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本田的工程师肯定比你强,人家考虑的是全局性,经济成本,发动机耐久等。可以提设想,但人家也能也早就想过来。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高速行驶扭矩变小是所有电动车的痛点,大功率电动机也逃不掉。

              @明见万里534是这样。但是高速行驶时动力变弱也是事实,说明还有技术改进的空间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所以说我的想法也不算多余。这一代没有实现,不代表以后不会实现。也许未来发动机和电池能量密度技术成熟以后,它就会往这个方向演进。丰田的第3代混动系统不就是对行星齿轮结构进行了大幅升级,进化为平行轴,优化齿比,从而使得纯电行驶里程从70公里提升到120公里以上吗

                @二轮说本田的工程师肯定比你强,人家考虑的是全局性,经济成本,发动机耐久等。可以提设想,但人家也能也早就想过来。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但是90公里时速还是可以保证相对充足的动力的。电动车的续航指标里不是有一个90公里匀速续驶里程吗?

                  @求你们别开飞机了高速行驶扭矩变小是所有电动车的痛点,大功率电动机也逃不掉。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这样一说混动高速没有1.5t动力强,即使高速急加速电机介入,但是高速电机介入扭矩肯定没有起步大!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90公里时速是电机扭矩大还是发动机扭矩大还不好说,燃油经济性用电更好还是直驱更好也不好说,所以本田工程师是明智的,另外哪里可以看到丰田混动电驱可以上120,75以上发动机必然启动

                      @明见万里534但是90公里时速还是可以保证相对充足的动力的。电动车的续航指标里不是有一个90公里匀速续驶里程吗?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本田混动的爬波力度好吗?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长上坡是永远的痛!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好酒箱子头像好酒箱子头像

                            好酒箱子

                            本田CR-V车主·车龄8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3登录大师LV3
                            • 懂车评论员LV1懂车评论员LV1
                            • 持之以恒LV4持之以恒LV4
                            • 懂车智多星LV2懂车智多星LV2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自然吸气的crv2.0高速120转速下不来2000转,这还是一个人,直连怎么可能到2000以下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善于思考的人都值得尊敬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靠电机爬坡就不要指望了,很差。所以这是一台典型的城市车。

                                @匹夫经济本田混动的爬波力度好吗?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最最关键的是:丰田的第三代2.5的混动已经将汉兰达这种中大型的车型百公里加速送进7秒!是不是很恐怖呀!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那比亚迪 唐dn4.3 秒 是不是掉渣天了

                                    @tony8112最最关键的是:丰田的第三代2.5的混动已经将汉兰达这种中大型的车型百公里加速送进7秒!是不是很恐怖呀!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为什么

                                      @AmeoKKK靠电机爬坡就不要指望了,很差。所以这是一台典型的城市车。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你可以当本田技术总工了,本田有你,可以傲视群雄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我之前看过丰田混动的技术分析的文章,提到过从行星齿轮进化到平行轴后调整了减速比,从而使得纯电速度有所提升,好像第四代普锐斯是从70提高到了110,而第八代凯美瑞双擎则提升到了120(135?)。这里提到的的纯电时速并不是说可以纯电加速到120,而是指车辆达到以上速度时不做动力请求的话(比如下坡滑行),可以仅用电机拖动。而上一代丰田混动则不行,只要达到70以上,发动机必须被拖动启机。这就是技术进步!

                                          @michael90公里时速是电机扭矩大还是发动机扭矩大还不好说,燃油经济性用电更好还是直驱更好也不好说,所以本田工程师是明智的,另外哪里可以看到丰田混动电驱可以上120,75以上发动机必然启动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另外,本田混动的发动机直驱从70往上就只用一个齿比显然是不够合理的,70-120这么宽泛的速度区间不进行变速,也不符合燃油经济性要求啊。普通燃油车有8速-10速的变速箱,高速巡航档一般也设在90-100公里以上变速,所以70-90这个速度区间的空缺一定会是本田混动技术演进的方向。

                                            @michael90公里时速是电机扭矩大还是发动机扭矩大还不好说,燃油经济性用电更好还是直驱更好也不好说,所以本田工程师是明智的,另外哪里可以看到丰田混动电驱可以上120,75以上发动机必然启动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 原理不同撒,不是同一个技术路线没什么可以比较的

                                              @高级蜻蜓Ya那比亚迪 唐dn4.3 秒 是不是掉渣天了

                                              评论发表于2020-09-03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