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发布于:eπ007车友圈
驾驶性简单来说就是车辆能否很好得响应你的操控和预期。驾驶性优秀的车能显著降低驾驶疲劳。 在电动车上,驾驶性主要考验: 1、转向的标定; 2、能量回收标定; 3、刹车标定; 4、crbs标定; 5、动力标定。 其中单个的标定不难,难在组合和状态的转换,其中的切换过程没标好,都是一般驾驶感比较难受和容易晕车的的来源。 如何感受和评价一款车的驾驶性,从哪些方面来感受是否适合自己?如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驾驶模式? 分享一些个人的看法。 1、动力层面: 单项测评:动力延迟和动力曲线。 踩下踏板,动力多久来,踩下多少,动力给多少。看看是否线性可控,符合自己的预期。 好坏建议:标的好的车,动力延迟小,前段缓,深踩就敢给。好控制并且保证动力最大需求。 鄙视一切自以为是刻意制造动力延迟的方案,注意,为了安全前段可以给缓一些,但是不代表就能给延迟! 组合测评:和减速状态的切换。 轻点动力然后全松,车辆滑行回收,再踩,再松。看看中间是否顿挫,是否切换顺畅。 好坏建议:标的好的车,几乎无顿挫,动力依旧给的及时,回收曲线保持一致。 2、回收和刹车层面: 单项测评:回收和刹车的延迟和曲线。 车辆行使过程中,全松,看看回收介入是否延迟,回收的曲线是否舒适。 刹车也是一样,踩下看看crbs和机械刹车是否标的线性可控。 好坏建议:标的好的车,回收全松曲线也很舒适稳定,回收介入快,回收前段缓好控制,回收力度线性递增。 依旧鄙视那些刻意做回收延迟的产品!自以为是! 组合测评:和刹车、crbs、儒行状态的切换。 很简单,正常的行使过程中,松开踏板,回收滑行中轻踩刹车,松刹车,再轻踩,再完全松,车辆靠回收减速,直到儒行,再深踩刹车完全停止。 看看整个过程是否顺畅、丝滑、减速力度平稳,顺畅无顿挫。 好坏建议:其实就是我们日常最简单的也是最频繁的减速场景,标的好的这个过程各个状态切换丝滑,毫无顿挫。 点名表扬奕派007,目前开过的车中,当然是包含儒行、crbs的状态,标的最好的之一。 3、转向和其他: 转向有人喜欢轻的有人喜欢重的,这里重点感受:手力反馈是否一致,转向延迟和线性可变。 好坏建议:延迟低,转向准,转向比线性递增。指哪打哪。 当然受限于车身刚度和悬架系统,有时候转向发生了车身也未必就跟上,所以这点也要结合车身动态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