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03-18发布

    每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有不同的打法。 在时代变革很快的期间,应该聚焦力量,往一个点死命打,击破了、站稳了以后再打下一个。比如说,比亚迪,当初瞄准的“新能源”一个点,现在站得何止稳稳的?比如说小鹏,现在在智驾,何止是“还不错”?在时代平稳期间,可以考虑“从点到面”,不断地去投细分领域的产品,吃能吃掉的一切市场。 在时代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没能意识到“变化”,依然用平稳时期的目光去考虑变革本身,是很危险的。比如说,在变革期间,看似理想One火了,看似理想L9火了,看似问界M9火了,但它们的本质,并在于“这台车”上,它们的内涵在于理想抓住了奶爸,问界抓住了华为。错误地只看到了“车”,意图用“车”去打“车”,是徒然无功的事情---再去学它们的车,已经太晚了。 在这个期间到底应该做什么呢? 幼儿园里喜欢玩一种游戏,就是抢凳子。全市场各个领域,交椅一共只有那么几把,运动的,智驾的,家庭的,商务的,经济型的,谁先坐下来占住一把,它就有资格去抢下一把,但有些人看到别人坐下了能抢到,想去复制它的模式,就等于把前面的人“翘起来”,抢它的位置---这很难对不对? 省力的方式,应该是聚焦去抢下一把空椅子---比如说小米的出现,占住了“赛道”这把交椅的时候,我觉得其他人都傻了。 现在剩下来的空椅子,已经不多了。 如果坐不下来,要么就坐到大哥的怀里分一杯小小的羹,要么就没得坐,被游戏淘汰掉了。 抢凳子的过程是极其有意思的,在时代的变革当中,并不是谁的底蕴最多,谁就容易抢到,而是谁的目光毒辣,谁更容易抢---就比如说理想的奶爸型,而因为船越大、资金越重,亏损起来也越多,一旦“old money”因为自负的事情而没能抢到凳子,马上也会头破血流。 目前来看,传统品牌里,我认为在这场抢凳子的游戏里,表现得最好的是比亚迪、吉利,你们不要笑,不要笑说它们品牌多,浪费资源---实际上它们在营销、采购、产品线、工厂、供应链上的整合能力,比其他品牌来说,就是最好的。 新势力里做的最好的,是理想和小鹏。 奇瑞、零跑和赛力斯属于“曲线救国”,走了意外的、没有人走过的三条路,一条是出海,一条是“拥抱外面的斯特兰蒂斯”,一条是“拥抱自己人华为”。 其他试图“多生孩子好种树”的,没有掌握重点的,都是多不如精的案例。 产品出越多,失败的产品就越多。 出一台,失败一台。 放着好好的空凳子不要,非要去分别人的一点点点小蛋糕,捡了芝麻丢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