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发布
我们不能轻易的怀疑马斯克的FSD。 可能很多人还在疑惑:纯视觉智驾的话,白天视线好,可能难不倒纯视觉,但是夜晚呢?或者大暴雨大雾天气呢?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几种场景纯视觉智驾就不行了。 其实不是的,因为纯视觉它不只是像人的眼睛。 纯视觉智驾目前的领头羊是特斯拉和我们的小鹏。其他车企的智驾普遍都要加上激光雷达等传感器。 但是,为什么纯视觉智驾才是一辆智能汽车最好的方案呢? 首先,就是大家疑惑的夜间或暴雨大雾天气的纯视觉问题,那么,解决这些场景的原理是什么呢?就是以下三种原理(也是人类的眼睛无法达到的,但是摄像头可以): 1. 红外热成像原理 - 所有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其强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红外热成像摄像头可以捕捉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形成可见的热图像。这种技术在夜间可以“透视”一些物体,比如可以透过烟雾、黑暗等环境看到物体的热轮廓。 - 例如,在军事上,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可以在夜间发现隐藏在树林或伪装物后的人员和装备,因为人体和装备的温度与周围环境不同,会在热成像图像中凸显出来。 2. 近红外光照明辅助原理(主动红外夜视) - 摄像头配备近红外光源(如红外LED灯),发出人眼不可见的近红外光。这些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后会反射回来,被摄像头的传感器接收。 - 摄像头的传感器对近红外光敏感,能够将反射回来的近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而生成图像。这种方式可以在夜间增强物体的可视性。不过,它一般不是真正的透视,只是利用红外光来照亮场景,就像用手电筒在黑暗中照亮物体一样,只是红外光人眼看不见。 3. 特殊波段透视原理 - 对于一些特殊材料,如某些轻薄的织物等,在特定的电磁波长下,其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特性会使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后面的物体轮廓。 - 不过这种透视能力是有限的,并且受到材料的类型、厚度、颜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在实际应用中,这种透视如果用于侵犯隐私等非法目的是不被允许的。 在上面这三种原理的作用下,再通过物理图像算法,可以即时获取相关物体具体的地理位置,就不再需要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来辅助了。 另外,从成本上看,增加激光雷达也是增加成本的。 尤其是在故障率方面,多一个元器件多一个接口多一道程序,这些都会增加车辆的故障率。 因此,纯视觉智驾方案才是一辆智能汽车最优的智驾方案。
第一,纯视觉方案不是彻底不使用雷达,只是用成本更低的毫米波雷达等作为视觉辅助,激光雷达也是有使用周期的,更换成本也很高 第二,本质上视觉方案是为了普及,从能耗,成本等各方面来说纯视觉方案更容易推广到全价位车系 所以纯视觉方案不一定需要比激光雷达的方案更优秀,只要能做到基本一致,那就是成功了看现在的小鹏p7+和激光雷达方案的差距已经不是那么大了,其他车企后续很有可能跟进,不然没法应对激烈的价格战
纯视觉方案的意思就是彻底不使用雷达
号称纯视觉的p7+装了毫米波雷达,特斯拉也要引进4d毫米波雷达成本低,而且能让视觉方案从三维角度去计算,目前阶段是刚需
@小叉225:纯视觉方案的意思就是彻底不使用雷达
下雨天,打开手机摄像头拍照,会发现比你看的还清楚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