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4-10-24发布于:凌尚车友圈

    突发奇想,一辆车到底需要多少马力(1kw=1.36马力),这马力又需要吃多少油合理呢。我不是专业汽车人员,但根据常识算大体能耗应该还是可以的。默认条件:(平路)。 与汽车运行直接相关的力是风阻力和滚动阻力,动力系统主要对抗的也是这两个: F(风阻)=0.5*ρ(空气密度)*S(汽车正向投影面积)*U(风阻系数)*V(速度)的平方=0.5*ρ*S*U*V²。 F(滚动阻力) = 垂直方向的下压力*滚阻系数=F(V)*R。对垂直方向做受力分析后,最大的两个力是: 重力。 G(重力) =m(质量)*g(重力系数)=mg。 还有因车顶,车底盘风速差导致的压力差,该力可向下也可向上,与汽车车型设计有关,尤其是那些线条。我们通常所说的跑高速稳,除了底盘调教,还和车身重力及车身流线类型紧密关联,下压力大的,转弯等抓地力更大。但同时更费油。言归正传:因车上车底流速差差生的压力差。流速差怎么理解,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车身上半部分是拱形的,空气形成更长,但两者到达车位的时间是一致的(虽然过程不是这样的,但这样理解就行了),我们且把车底盘看为平的,其车底空气速度等于车速,所以车身上部空气平均流速=车上部长度/车长*汽车运行速度。此时,会有点疑惑,要是这么说,SUV一个大大的几乎垂直的前挡风不是强行增加了上长度,那上部压强更小?但这增加了正面挡风和挡风系数所以这也是流线型设计的原因之一。 根据伯努利方程:p=C-0.5ρv²。C即为空气不动时的压强,此处为标准大气强。所以, 车上压强 = C-0.5ρ(v*车上长度/车长)²,车下压强=C-0.5ρv²,向下压强差=车上压强-车下压强=0.5*ρ*(1-(车上长度/车长)²*v²),压力差=向下压强差*车水平截面面积。 最后,我们来综合一下公式,得到: F(综合阻力) = 0.5*ρ*正向投影面积*U*V² + (m*g + 0.5*ρ*(1-(车上长度/车长)²*v²)*车俯视水平截面面积)*R,需要统一单位: 空气密度:kg/m³,面积:m²,质量:kg, 速度:m/s。得到的结果是N **风阻系数,特斯拉m3旧款为0.23多数车达不到这水平,所以取0.23是很低了,至于SUV:0.25估计都难,就取0.25。 另外,车上长度/车长不需要量,通过图片就可以大致算出,本人测量过几款桥车及SUV,后发现多数桥车:1.06, SUV:1.05。正向投影面积 ≈ (车高(H)-0.5轮径(X))*车宽,车俯视水平截面面积=车长(L)*车宽(W)。所以最终公式为: F = 0.5*ρ*(H-0.5*X)*W*U*v²+(m*g+0.5*ρ*(1-1.06²)*v²)*L*W*R,P=F*v p = 0.5*ρ*(H-0.5*X)*W*U*v³+(m*g+0.5*ρ*(1-1.06²)*v²)*L*W*R*v 最后,我用js做了一个如图的计算器

    作者提到的车系:


    • 书接上回,这次我带入的某博主的高环120时速测试结果看看公式是否合理。从计算的燃油效率:汉兰达4驱35.21%;星记元ET31.91%;领克08220四驱性能halo30.07%,理想L6Max31.3%,唐dmi200旗舰27.98%,问界M7智驾四驱5坐28.28%。从效率值看,都在20%-38%之间。不过因为不了解风阻系数,但车型看这几款车系数应该都差不多。星际元et、理想都是增程效率差不多,当然可能是某些参数不对(有些车风阻差异?空调能耗/制冷效果不同?)导致公式结果dmi、3当DHT效率有点不理想?这就没法验证了。

      评论发表于2024-10-25
    • 所以凌尚这车怎么样

      评论发表于2024-10-26
      • 用木桶理论来形容的话,隔音就是那个短板[我想静静。其他我感觉都不错

        回复发表于2024-10-26
      • 我个人感觉是好车,就是没人买

        @大凌主用木桶理论来形容的话,隔音就是那个短板[我想静静。其他我感觉都不错

        回复发表于2024-10-26
    • 图中空调开大了,油耗5可能不太不现实,根据已知公布的燃油效率图,2.0的最佳效率应该出现在25kw以后,20左右效率估计在35到38之间。另外车重的影响可不小,图中使用系数应该属于很好的泊油路面了,如果是水泥路一类的可能滚阻系数达到0.02,那功率可能就生1-2kw,车越重这一项影响越大,对于5升/百公里的92号汽油油耗每多1kw那可是1/4.6/9.2*100=2.17%的()有的算法1升油的能量=8.6kwh那更恐怖。

      评论发表于2024-10-24
      • 继续,用小熊油耗来试试公式,凌尚双擎油耗是4.43L/100km,如果按1.5kw空调计算,我带入均速40,效率只有29.26%;但如果均速25,效率可以达到33.5%。以我自己用车看,目前综合油耗4.2L/100km,均速43.7km/h,代入公式效率30.58%,感觉效率有点低?。小熊的朋友们的整体均速大概是40多? 同样假定空调1.5kw,我在抽取一个插混的风云A8试试,它的小熊油耗综合能耗是5.11L/100km,(电油比是2.3:1,小熊是按二氧化碳排放法也就是1kw=0.31L汽油,算出来,他们综合就是6.86kwh+2.98L),如果按40均速,综合效率27.68%,均速25效率31.26%。 再假定空调1.5kw,抽取特斯拉model3(磷酸铁锂)试试,它综合15.52kwh/100km,按40均速计算,我的计算器显示它的百公里能耗预估为12.3kwh,如果均速25为13.88kw,与15.52kw有差。。 上面的结果公式默认忽略计算轮胎及胎压,可能是误差挺大的原因。

        评论发表于2024-10-25
        • 结论是什么

          评论发表于2024-10-26
          • 我的结论是:(1)市面上1.5吨以上的车,理论上平路匀速120油耗真实油耗很难低于5.5的,但现实中却有可能:1.为了特定目标而建设场景,即路面和轮胎滚阻系数极低。2.高速上大家都很快,而且超车容易,其他车就像给你破风的,类似公路车大环赛。 (2)实际上,影响油耗最重要的有几个东西: 1.车身设计及长宽高,这项尤其对高速时,性能车为了高速表现选择忽略油耗(废话) 2.路面和轮胎,胎压 3.车重(80速度滚阻比风阻占功率大达55%以上,更低速占比更大,因为滚阻与车重正相关) 4.事实上,任何车包括新能源油车的发动机综合场景中其运行的燃油效率可能也就30%,实际场景和那些号称的40%+的效率相差甚远,最关键的还是是发动机高效区间和功率传输系统(如:燃油车中的变速箱)。

            回复发表于2024-10-26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