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8发布于:Model S车友圈
很多人觉得,电动车让一些以往不太会“造车”或者刚开始“造车”的玩家就能弯道超车。 但实际上,造车是个系统工程,不是说互联网背景,就一定能搞出好的车。也不是说便宜的车,就真的能比以前很贵的品牌车型好。 现在让人觉得电动车弯道超车的无非就是几个点: 1. 加速猛 2. 账面配置骚 3. 品牌配件多 1. 很好理解,不多说了。2. 么主要体现在屏幕芯片传感器等这些报参数很带感的数码博主擅长的领域。3. 么就是大家都喜欢把一些之前不怎么吹的零件的品牌都拿出来吹,因为就是堆料没几个人开得出来,还是得吹出来。 但很多时候,你开一些phev的时候会发现三缸的质感确实不太高级,开一些国产豪华电动的时候会发现全铝车身和底盘确实也不舒适,开一些智能化比较好的又会发现保时捷工程一点都不运动…然而这些车,宣传的时候都挺nb的。 那么这些百万级别的电动车差在哪里呢? 造车造车,造的是车,不是家电,也不是沙发,也不是手机。车子作为车,核心的东西还是需要到位的。 比如: 品牌价值 工业设计 这些虚的但又完全看得见的东西,敢卖100万以上的电动车都不太差(除了路特斯eletre这个平台和集团共享的,且面孔自身企业价值观变化的异类) 车身工艺/用料 底盘调校 开起来的高级感,都是工程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这是需要时间,硬件成本,人力甚至是品牌自己的工作流程积累以及核心人物的主观方向把控,短时间内形成的团队,很难把这块做的特别明白。而且量产车不是赛车(只要快),还要考虑性能以外的舒适性,耐用性,材料成本,生产成本等东西… 对了,就算看似弯道超车的三电,在特斯拉和lucid这两家面前相比,其实还是有一段距离。而大家看不起的奥迪电动车,四驱算法其实继承了当年的quattro,依然很优秀。 贵有贵的道理,但贵的东西向来是低性价比的。富人就是就为了那多一点的性能,配置和品牌价值以及体验,付出过多的钞票。 我敢说,劳斯莱斯做电动车,照样会很贵。而性能拔尖的Rimac Nevera,贵的也有道理。碳纤维车身就是值钱。不要觉得内燃机没有了,电动车就没有花钱的地方。 而且1020马力的model s plaid,对于100来万的车来说,确实蛮合算的。一马力也就100块上下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