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3-05-25发布于:宋Pro DM车友圈

    简单说一下结论: 1.情况是真的 2.怀疑是真的,要达标必须要用高压,甚至部分合资企业还上了电控电动主动吸附系统,确保不能超标。 3.监管部门很难收场,因为多家自主品牌技术中心都进行了市场车辆的逆向排放测试,CD模式测试确实过不了。长城举报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且这个问题是行业内已经是一个普遍的质疑了。 4.中国的法规严,监管弱,对自主品牌相对宽松的灰色地带,被长城这次举报给掀桌子了。 有啥直接后果: 1.把监管部门给慰墙角了。查出来有问题,车企的召回方案大概率是巨资,再追溯当时是怎么过的监管测试,简单来说就是掀桌子了。查不出来有问题,那更有问题 2.油耗、排放、有害物质检查,监管部门的灰色地带一直是个黑洞,尤其是对自主品牌。但是过去车企一般来说就是看破不说破,一般很少有举报的。本次举报扩大化后,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为什么? 1市场竞争条件下,比亚迪的突然崛起,宣传过度完美后遭到的反。比亚迪目前在三电系统产业链带来的产品大概整体phev驱动系统6000-10000的成本优势别人学不来,但是其他的部分还是过去的比亚迪。很多自主品牌的传统技术人员对比亚迪并不认可。缺点接受标准、供应链级别、材料选择、防锈工艺%、有害物质使用控制等等,这个还是国产自主品牌的一般水平,但是被消费市场传播推到国货之光、国内第一销量,然后所有人都要自主品牌学比亚迪,其实好多自主企业是闷一口血的。尤其是一些花了很多钱,硬件全体系对标合资企业甚至按照欧盟标准已经可以大量出口海外的,非常不服气这个结果。

    作者提到的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