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9发布于:宋Pro DM车友圈
先说结论,不管家里是否能够充电,我都建议51公里。 下面所有观点都是以实用为主,如果不差钱请上顶配。 首先家用桩都是慢充,51公里可以充,而且普遍大家通勤里程基本都在50公里内。 除非你每天通勤里程数大于50公里,但就算大于,你多出来的那些里程算纯油里程,大约0.45一公里。 110公里版本一万的差价足以支撑你2万多公里的纯油里程。 51公里电池8.3度。 110公里电池18.3度。 按每天40公里通勤来算,51公里一天一充, 110公里两天一充。 每天充电买51公里省一万。 不想每天充电买110公里多一万。 51公里只能家用桩充电,家用桩都是慢充。 110公里支持快充,可以在外面充电,约1块出头一度电,有些还要停车费。外面充约0.25左右一公里了。 还有些人说什么充电循环问题,纯电的70度电,理论充电循环里程有150万公里以上呢,为什么很多纯电车5万-10万公里要换电池了?按这个比例来说,8.3度电池和18.3度电池的是不是只有70度电池的6分之1和3分之1,就是51公里只有1万-2万公里左右,110公里只有2万-4万公里,您觉得可能吗? 还有一个动力问题,7.9s百公里和8.5s百公里,我不是跑赛道的,所以我选51公里版本。 还有51公里版本和110公里的发电机是一样的,按理说,51公里电池小,且车要轻一些,所以使用发动机充电,51公里充电速度要比110公里更快一些。且51公里动力电机功率小于110公里,所以在保电这一块上,我认为是优于110公里。 举个之前b站看到的保电例子: 51公里是小水壶,110公里是大水壶。两个水壶同样的流速向外放水(同样的输出功率),小水壶5分钟就把水放完了(小电池5分钟没电了),大水壶10分钟才把水放完(大电池10分钟才没电)。 但up没考虑到是小水壶的出水口小(小功率驱动电机),且是大小水壶是同样的进水速度(同样的发电机),那这样的情况下,是不是意味着小水壶的保电性能是优于110公里,并不会因为水壶小就不容易保电。 最后说说为什么有人说买了51后悔,在我的角度,我认为是因为有些人觉得小水壶太小了,没有安全感,总感觉喝两口就没了,大水壶起码能喝4口,没有水了还能去外面装。但实际上大部分人日常来说小水壶的两口已经完全足够了。自己看看自己每天要喝多少水吧。而且还有个关键的地方就是明明自己还带着可乐的(燃油),没有水喝可乐不行吗?外面装水的大水壶要贵一万呢,而且外面装水又贵。 最终我选51公里顶配,个人比较喜欢舒适性配置。
我每天通勤80公里,所以选择110了
一直有个困惑,早年日系混动为啥只配一个超高充电倍率的功率型小电池而不去增加电池的容量? 个人理解答案就是减重,因为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太低,110版本大多数时候要比51版本多背100公斤电池。plus110比pro51则多了120公斤 【大电池的优势】更好的削峰填谷,以适用于更多的极限工况。续航是其次 【大电池的劣势】更长的刹车距离,更多的能耗。说实话这几款混动刹车距离都不太理想。 从减重的角度,要么选择油车,要么舍弃发动机和油箱选择纯电,要么像早年日系混动一样尽量少的使用能量密度很低的锂电池。混动技术本身就应该适用于没有充电条件的用户。 从减重安全这个角度看,选择51版本似乎在传统混动和当下拼命增大混动的续航之间找了个平衡点。 另外,刀片电池分为功率型和容量型,功率型的能量密度应该更低一点,个人不认同插混拼命叠加电池,尤其是这种低能量密度的功率型电池
插电混动车选择越大的电池,就有更多的时候,背着空电池模块和汽油发动机行驶在路上,这时候应该适配相适应的刹车系统
没看到过pro的刹车成绩,哪位朋友能提供一下资料?
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主要是充电放电次数就不一样了51公里的电池不可能跑51必须要留一部分在电池里也就是说最多能跑37公里这是按宝马530插混续航自己实际跑的
你不认同,你看明白我说的了没有?你说51的只有37,那110按你的比例来说只有77左右,如果按你说的充电次数理论,假设只有3000次好了,51公里(37公里)的有10万公里,110公里(77公里)的有23万公里,比亚迪纯电500公里(350公里)的有105万公里,那么我现在想问你,你现在还认可你的充电次数理论吗?如果你还认可,我建议你买纯电,105万的电池理论续航呢,其他人说的那些说什么电动车电池几年报废的话你就当他们放屁就好,毕竟按你说的充电次数理论来说就是不合理。
北方还是得买110公里的,北方冬天51公里的纯电续航也就20公里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