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5发布于:桑塔纳车友圈
谈谈中国车市的“信仰” 其实车市本来没有信仰,口碑多了就成了信仰。那么口碑又从何而来呢?主要是老司机们的所谓经验了。 中国私家车流行也就20来年的时间,此前大多是“公家车”,而这些公车的司机,就是中国最早的“口碑”创造者了。算起来如今他们都是5、60岁往上的年龄层,可谓标准的“老司机”、“前浪”了。 当今中国车市上的汽车品牌,风头最劲的要算大众和丰田,它们有今日的风光,的确有“信仰”的因素,而深究起来又的确有历史原因。 德国的工业(尤其是机械制造)水平久负盛名,而众所周知,汽车又是德国人发明的,大众虽然不如奔驰那么耀眼,但是得力于进入中国早,很长时间内成为官车的首选(毕竟奔驰太贵),想当年的桑塔纳、捷达,那可真是妇孺皆知。事实上这些车也的确以稳定可靠、皮实耐用著称,比起之前苏式傻大笨粗的伏尔加之类,真是好得太多,所以很快在老一辈司机中建立了口碑——德国车质量好。 日系进入中国则另辟蹊径,大打“省油”牌,不得不说眼光很毒。因为当年中国穷,资源也紧张,汽油可不便宜(当然现在也不便宜——得看跟谁比了),就算是“公家”,也是能省点更好。这样就在老司机群里建立了另一块口碑——日本车省油。可不要小看这个,在中国,毕竟大多数人都不富裕,所以“油耗”成了衡量汽车性价比乃至质量的硬指标。 这两条口碑经过几十年的流传不断加强,至今仍然是很多潜在购车人的固有观念,换言之已经成为了某种信仰。 信仰的威力无穷,老司机的影响很大。这些“前浪”要么是家里的决策者,要么掌握钱袋子,现在准备购车的年轻人,或者手头没有足够的紫金,需要长辈支援;或者出于对汽车不了解而想请教有经验的前辈——那么这些“前浪”的意见就很重要了,而如前所述,他们多半对大众、丰田有良好的印象,而对其他后来的车系却不大清楚,所以他们的倾向也就非常明确了。 虽然今日的大众丰田已经不是以前的大众丰田,但是信仰一旦形成,短期内就很难改变。其他来晚了的车系想分一杯羹,就必须付出代价:以更好的性价比来树立新的口碑,从而慢慢改变固有的信仰。这对消费者是好事,也是车市逐步成熟完善的过程。 当然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某些车系的销量还与“水军”有关,但是这个问题比较敏感,这里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