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安徽,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跟南北大众两家合资公司是不一样的——大众在前、安徽在后。
这意味着:德方有更强的控股权,股比高达75%。所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战略上,根本都没有南北大众那样的“转型”问题,人家一开始就是all in新能源的。

于是,大众安徽规划了两个平台,一是德国人主导的MEB平台,二是后续与小鹏合作的CEA架构。
ID. 与众就是大众安徽MEB平台的第一款车,主打原汁原味、性能钢炮。
原汁原味很容易理解,MEB平台,是纯正的德国配方造车:
首先是对安全的坚持。高达29%的热成型钢、三明治结构的蜂窝铝加厚门槛、高达2000MPa的高强度地板横梁,为ID. 与众带来了超强的被动安全防护。
后驱、前后50:50轴荷比、最小4.7米转弯半径,在燃油时代,大众要实现这些设定并不容易,但在MEB平台的电动时代,对于大众安徽来说却易如反掌。

更极致的是ID. 与众的钢炮级性能。
过去一台大众汽车,要想实现6秒以内的加速,你要付出的成本起码很高。即便是最新一代的高尔夫GTI,零百加速也才刚进7秒。
而ID. 与众的双电机车型,轻松就实现了5.9秒的零百加速。

支撑ID. 与众驾控体验的,除了双电机的澎湃性能,还有并不常见的前后混合胎宽(前轮235/后轮255),这种设定一般出现在宝马、保时捷之类的运动品牌上。甚至,可变转向比,也出现在了ID. 与众的配置单上,两驱车型单圈打满才1.5圈,而四驱车型单圈打满才1.3圈,带来的好处是转向效率更高,掉头行驶从容不迫,再也不用手忙脚乱。
更重要的是,通过ID. 与众这款产品,大众安徽建立起了全新的品牌形象、全新的销售渠道、全新的供应链和全新的用户认知。
相比南北大众,大众安徽在电动化上走得更坚决,ID. 与众定位也更加高端、更加运动。
此时此刻,ID. 与众的入门车型已经官降到了16.99万,如果叠加国补地补置换补贴,很容易就做到15万以内的价格。
十来万的价格,能在市场上选到什么车型呢?
要么,是性能平平、NVH也平平的燃油车;要么,是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型,比如零跑C10之类的车型,它有新能源时代该有的智能标签。
别忘了,ID. 与众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优点:全系标配80.2度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很多消费者,都知道这个数字和供应商的含金量。
而ID. 与众,就像茫茫新能源车市场的一颗沧海遗珠,适合那些对安全、品质、驾控非常在意的消费者去选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