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看看奥迪Q5e-tron电池液冷如何


    上汽奥迪Q5 e-tron的电池液冷技术是其动力电池系统的核心创新之一,通过高效的温控策略和智能化管理,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以下是其技术亮点与实现原理的详细分析:









    1. 液冷系统架构与核心组件
    Q5 e-tron的电池液冷系统基于MEB纯电平台开发,采用双重冷却回路设计,包括高电压电池冷却液回路和电动动力总成冷却液回路,两者通过智能阀门实现协同工作。核心组件包括: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池温度,与电池管理控制单元(J840)联动,动态调节冷却液泵(V590)的启停与流速。PTC加热元件:在低温环境下(如电池温度低于8℃),通过浸入式加热原理直接加热冷却液,确保电池快速升温至适宜工作温度。高电压蓄电池热交换器:与制冷剂回路连接,通过液态制冷剂的蒸发吸收热量,实现电池主动冷却(电池温度超过30℃时启动)。
    1. 智能化温控策略
    系统通过分层管理逻辑应对不同工况:
    高温散热:当电池温度超过35℃(行驶时)或30℃(充电时),冷凝器热交换器启动,结合液冷与制冷剂回路双重散热,将电池温度稳定在25℃左右的最佳区间。低温加热:通过PTC元件加热冷却液,避免电池在寒冷环境下的性能衰减。动态优先级调节:例如在夏季充电时,若电池温度过高,系统会优先禁用车厢空调以集中资源为电池降温,确保充电效率与电池寿命。
    1. 高效散热与均温设计
    导热凝胶技术:电池模块与冷却板之间填充新型导热凝胶,均匀传递热量至液冷系统,减少局部过热风险,提升散热效率。双回路协同:电动动力总成的冷却液回路(最高65℃)与电池冷却液回路(最高55℃)独立运行,通过恒温器与混合阀实现热量的灵活分配,例如在热泵模式下回收动力系统余热为电池预热。
    1. 实际效果与用户保障
    性能与寿命:液冷系统使电池在5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衰减仅3%,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车主实测显示,使用两年后(约3.5万公里)续航无明显衰减,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安全冗余:电池包配备360°装甲防护,并通过338项极端测试,液冷系统的稳定性在复杂环境中得到充分验证。
    上汽奥迪Q5 e-tron的电池液冷技术通过智能化温控、高效散热设计及多系统协同,实现了电池性能与安全性的双重突破。其技术细节不仅体现了对电芯物理特性的深度理解,更展现了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的工程实力。结合八年或16万公里的电池质保承诺,该技术为用户提供了长期可靠的使用保障。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