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日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交付数据,数据显示,首季交付量仅为33.67万辆,同比同期下降13%,创下自2022年以来的最差季度表现。这一数据远低于市场预期的39万辆,引发股市股价的剧烈波动。为何特斯拉遭遇“开门黑”?是意外还是会成常态?

特斯拉 股价损失

特斯拉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交付数据
生产线调整与产能瓶颈
特斯拉在2025年第一季度对全球四家工厂,包括美国两家、中国一家、德国一家的Model Y生产线进行了升级改造,导致生产时间损失数周。尽管新款Model Y产能爬坡顺利,但改造期间的停工直接影响了新车的交付计划。数据显示,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和Model Y的总产量同比下滑16%,只有34.5万辆,交付量同比减少12.4%,只有32.38万辆。此外,高端车型Cybertruck等新产品的交付量仅为1.28万辆,远低于市场预期,进一步拖垮整体的数据表现。
主要市场需求疲软与竞争加剧
特斯拉在欧洲15国的市场份额从17.9%暴跌至9.3%,欧洲市场直接崩盘,德国市场销量骤降76%,法国、挪威等国销量降幅超40%。同期欧洲电动车整体销量增长28%,但特斯拉因Model Y改款交付延迟和政策补贴退坡,被大众ID系列等竞品抢占市场;

市场需求疲软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内卷”不断加剧,尽管上海工厂一季度交付17.2万辆创纪录,但国内销量同比下滑3.6%,小米、比亚迪等本土品牌通过快速迭代和价格战不断压缩特斯拉的生存空间。
马斯克政治角色引发品牌信任危机
马斯克身兼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推动联邦裁员并公开支持德国极右翼政党,导致其个人与特斯拉品牌形象深度绑定。欧美多地出现消费者抵制活动,甚至发生特斯拉展厅纵火事件。分析来看,马斯克的政治立场疏远了注重环保和社会价值的潜在客户群,尤其在欧美市场,这也是首季销量下降的一大重要因素。
产品迭代缓慢与补贴退坡
特斯拉现有常见车型Model 3和Model Y已进入其生命周期的后半段,2021年一开始,Model 3和新款Model Y就在国内宣告上市,而下一代平价车型预计2025年下半年才投产。与此同时,相关国内外的新能源汽车加速推出新车型,如大众ID系列在欧洲销量增长182%。此外,多国电动车补贴退坡高购车成本,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转向更便宜的替代品牌。

Model3/Y 日均关注度
特斯拉的应对与未来展望
为刺激销量,特斯拉在全球推出金融优惠政策,例如中国市场的3年0息购车政策。储能业务成为亮点,一季度装机量同比增长157%,上海储能工厂投产或成新增长点。此外,FSD完全自动驾驶在中国与百度合作优化适配,或成技术突围的关键。
有专家分析称,短期特斯拉需平衡品牌信任与产品创新,长期仍依赖智能化优势。若马斯克无法从“政治家”回归“工程师”角色,颓势或难逆转。
结语:特斯拉的“失速”跌落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但其在能源与自动驾驶领域的积累和实力仍不可小觑。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抛出两大救市计划:一是2025年6月在德州推出Robotaxi无人出租车服务,二是加速推进2.5万美元低价车型量产。但市场对此持怀疑态度,摩根士丹利指出,若无法在6个月内实现技术突破,特斯拉的“科技溢价”估值体系将面临重构风险。这场由产品、政策与技术交织的危机,正将特斯拉推向十年来最严峻的战略转折点。接下来能否逆风翻盘,下半年平价车型与FSD落地将是关键,让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