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曾经是中国客车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尤其是广州客车厂,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如今已退出市场,被宇通、金龙等品牌取代。不过,比亚迪的新能源客车崛起,让广东在客车领域重新占有一席之地。

广东的客车往事:从“广州牌”到比亚迪
说到广东的汽车产业,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比亚迪、广汽、小鹏这些乘用车巨头。2024年广东汽车产量570.74万辆,全国第一,比第二名安徽多出两倍多。但你知道吗?广东在客车制造上也曾风光无限,广州客车厂就是当年的行业标杆之一。
“广州牌”客车的兴衰

广州客车厂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9年,最早是搞汽车修理的,1954年才手工敲出第一辆“华南”牌公交车。到了70年代,“越秀”牌客车成了礼宾车,甚至被当作国礼送给非洲国家。80、90年代是它的黄金期,销量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还造出了中国第一辆无人售票公交车。那时候买车得“走后门”,工厂门口挤满客户,风光得很。
可惜好景不长,90年代后期,合资品牌和本土新秀(比如宇通、金龙)崛起,广州客车厂技术没跟上,逐渐没落。尽管广州政府努力挽救,甚至把它并入广汽集团,但2000年还是破产了。2005年,最后一辆“广州牌”公交车报废,这个品牌彻底成为历史。
比亚迪:广东客车的新希望
虽然“广州牌”没了,但广东的客车制造并没完全消失。2007年,比亚迪收购湖南三湘客车,杀入新能源客车市场,如今已是全国第二,仅次于宇通。从燃油客车到电动客车,广东算是换了个赛道重新出发。

对比现在的主流客车品牌
现在的客车市场是“一通三龙”的天下——宇通、厦门金龙、苏州金龙、厦门金旅。宇通年销量3.65万辆,是安凯客车的9倍,中通的4倍多。广东虽然乘用车强,但客车领域还得看河南、福建这些地方。
车主视角:坐过“广州牌”的老广回忆

“小时候坐的公交车就是广州牌,铰接式的,转弯时中间那节会嘎吱响。”一位老广州人回忆,“后来换成了宇通,安静多了,但总觉得少了点味道。”这种情怀,可能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懂。
总结
广东的客车制造有过高光,也有过低谷。虽然“广州牌”已成历史,但比亚迪的新能源客车让广东在这个领域重新有了存在感。或许,这就是产业的更迭——旧的时代落幕,新的机会崛起。
(文章结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