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允恒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新能源汽车浪潮下的充电设施升级需求
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工信部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950万辆,渗透率超过35%。在此背景下,充电基础设施的智能化、高效化与精准化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小功率直流充电桩(7kW-40kW)凭借其“快充性能+灵活部署”的双重优势,正在重塑家庭、社区及商业场景的充电生态。作为国内领先的电气解决方案供应商,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科瑞”)基于DJSF1352-D300直流计量仪表与AEV200系列充电桩的创新技术,为行业提供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一、小功率直流充电桩的差异化优势与场景化创新
1.1 技术优势:快充效率与成本控制的平衡
传统交流桩受限于车载充电机(OBC)的功率瓶颈(通常≤7kW),充电效率低,难以满足用户快速补能需求;而大功率直流桩(≥60kW)虽充电速度快,但需专用配电设施,部署成本高昂。安科瑞小功率直流充电桩(7kW-40kW)通过直接快充技术(9孔DC接口),绕开OBC限制,充电效率提升30%-50%,且支持380V民用电接入,综合部署成本降低40%以上。

1.2 场景化创新:从家庭到公共空间的全面覆盖
- 家庭场景:基于夜间低谷电价策略,30kW充电桩可在3-4小时内充满80kWh电池,用户年均充电成本节省超2000元(以电价差0.3元/kWh计)。

- 社区与商业场景:某一线城市社区试点数据显示,安装20台AEV200-DC030D充电桩后,用户充电等待时间缩短50%,车位利用率提升25%。


- 景区与公共停车场:动态负载管理技术可适配电网波动,确保高峰时段多车并行充电的稳定性。

二、直流电能计量的核心技术突破与标准化实践
2.1 高精度计量:B级精度与宽温域稳定性
安科瑞DJSF1352-D300直流计量仪表严格遵循JJG 1149-2022《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检定规程》,计量精度达1.0级(误差≤±1%),工作温度范围扩展至-40℃~+70℃,并通过第三方机构认证(CNAS实验室报告编号:ACREL-2023-DC001),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计量稳定性。

2.2 智能化数据管理:全链路可追溯与协议兼容性
- 数据记录:支持充电起止时间、电量、费用等全维度记录,误差率<0.5%,满足《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计量技术规范》(GB/T 28569-2023)要求。
- 协议兼容:内置Modbus-RTU、DL/T 645-2007等主流通讯协议,适配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90%以上品牌车型,兼容性测试通过率100%。

2.3 结构创新:一体化设计降低运维成本
DJSF1352-D300采用分流器与计量模块一体化设计,体积仅为传统分体式仪表的1/4,安装效率提升60%,且支持导轨式快速更换,年均运维成本降低35%。


三、市场验证与商业化价值分析
3.1 用户案例:某大型商业综合体运营实践
上海某商业综合体部署50台AEV200-DC040D充电桩(40kW)及配套计量系统,运营数据显示:
- 单桩日均服务车辆8-10台,充电效率达98%;
- 通过峰谷电价策略,运营方年收益增加18%;
- 用户满意度提升至95%,商场客流量同比增长12%。
3.2 经济性对比: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
项目 | 安科瑞方案(30kW) | 传统交流桩(7kW) |
单桩部署成本(万元) | 2.8 | 1.5 |
日均服务车辆(台) | 6 | 2 |
投资回收期(年) | 2.5 | 4.2 |
四、未来展望:智能化与能源互联网深度融合
随着V2G(车网互动)技术的普及,安科瑞正研发下一代支持双向计量的直流电能表,并整合AI算法实现动态负荷预测。此外,通过接入能源管理云平台(Acrel-EMS),运营商可实时监控充电桩状态、优化电力调度,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结论:以技术驱动绿色出行新生态
安科瑞小功率直流充电桩及DJSF1352-D300计量技术,凭借高精度、高兼容性与场景化创新,已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关键基础设施。未来,公司将持续深耕核心技术,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