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高速起火事故才刚平息。
又有媒体爆出湛江徐闻一辆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连撞两人后起火燃烧。

湛江发生的事故是怎么回事?
2025年4月5日5时许,陈某(男,25岁)驾驶小汽车途经徐闻县曲界镇华海农场十四队路段时,与对向车道一辆两轮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两轮电动车两名驾乘人员当场死亡,小汽车起火燃烧。
事故发生后,肇事司机弃车逃逸。据警方最新通报,肇事司机目前已被执行逮捕。

迫于舆论压力,4月11日小米汽车回应,“对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我们深感痛惜。目前,现场勘查已完成,最终结论以相关部门报告为准。”

事故中汽车到底为什么会被引燃?
据初步了解,相关火情是碰撞后电动二轮车锂电池严重挤压和变形起火,再引燃事故车辆。
不知道这样解释网友会不会满意?
小米SU7的发布会上有展示过电池包内部的结构,无论是采用了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标准版还是采用了宁德时代电池的中高配版,电池包内部的结构都大同小异。

(左:比亚迪刀片电池 右:宁德时代方块电池)
其中宁德时代电池包的结构更典型一些,可以看到有多个被蓝色绝缘材质包裹的银色小铁盒,这些小铁盒就是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
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将电芯设计为长薄型并取消了模组设计,直接排列插入电池包中,因此在发布会演示图中就看不到“银色小铁盒”了,一整片的蓝色是隔热绝缘材料。

(刀片电池)
因此,无论使用是比亚迪的磷酸铁锂还是宁德时代的三元锂,起火风险一直存在于你座位底下的电池之中,这也是电车结构所决定的。
比如“329事故”中的小米SU7,小米没有直接采购电池包,而是选择采购电芯回来自行封装。有博主称小米自行封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电芯之间的气凝胶,能够大幅度提高电池包热扩散防护能力。

同时标准版的小米采用了类似宁德时代CTC的CTB技术(一体化电池),将电池包与车身框架结合在一起,理论上确实能借助车身的刚性提高电池包的抗碰撞能力。
但是这2次事故都是因快速撞击后起了大火。至于最终结果,小米汽车都没有给出最终解释?

甚至在这次事故中,有当地网友告知媒体,事发在清明节夜晚,从曲界菠萝市场到波罗的海大门路段当时一度封闭,且有几段疑为该车起火后残骸的视频在当地微信群内流传,但在公开平台现已无法搜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