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这个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50% 的关键节点,曾经靠 "车标溢价" 稳坐金字塔尖的传统豪华品牌,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市场冲击。当奔驰 E 级、宝马 5 系 、奥迪 A6L,仍在用十年如一日的燃油动力总成和眼花缭乱的选装配置维持高价时,鸿蒙智行旗下的享界 S9 增程版以 31.8 万的起售价横空出世,像一条鲶鱼搅乱了 30 万级豪华轿车市场。
这款车凭借全系标配 4 颗激光雷达、华为 ADS3.3 全域智驾系统等硬核配置,实实在在地重新定义了豪华车的价值标准,让消费者意识到:原来 30 万级的车型,也能拥有百万级的科技体验,那么这辆车究竟有怎样的表现呢,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下吧!

在外观方面,享界 S9 增程版的外观设计堪称 "未来感教科书",5160mm 的车长和 3050mm 的轴距营造出宽体低趴的姿态,贯穿式 "时空之环" 灯带和 "量子矩阵" 格栅,在夜晚点亮时极具辨识度,与奔驰 E 级的 "立标 + 镀铬" 传统设计形成鲜明对比,就像来自未来的战舰驶入了古典花园。

车尾部分,贯穿式尾灯与车顶的小鸭尾设计相呼应,进一步增强了车辆的时尚感和运动感。此外,21英寸星辉锻铣轮毂和无框车门等细节设计,也为整车增添了豪华与科技感。整体而言,享界S9(图片|配置|询价)增程版在外观上完美融合了未来美学与空气动力学,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大家关注享界 S9 增程版,关注点不是传统豪华车的真皮实木,而是遍布车身的 23 个传感器 ——3 颗新增固态激光雷达位于 车辆左右两侧和后侧(非单纯 “后向”),形成前 1 颗、侧 2 颗、后 1 颗的布局。、13 颗摄像头、12 颗超声波雷达和 6 颗毫米波雷达,就像给车辆装上了 360 度无死角的 "电子眼",构建起一套覆盖全方向的立体感知网络。这套由华为深度赋能的 ADS3.0 智驾系统,真正实现了从 "辅助驾驶" 到 "智能驾驶" 的质变。

日常通勤中,这套系统能完成从地库泊出到城区拥堵跟车,再到高速领航变道的全场景覆盖。比如在早高峰的城市主干道,面对频繁加塞的车辆和突然横穿的行人,系统能精准识别并平稳应对,跟车距离控制得比老司机还稳;进入高速后,自动根据导航规划路线,主动完成超车、避让大货车等操作,全程无需驾驶员接管。这种 "车位到车位" 的端到端智驾能力,在 30 万级市场也很难做到 —— 要知道,奔驰 E 级的 L2 + 智驾仅支持高速路段,遇到复杂城区路况就只能靠驾驶员自己;奥迪 A6L 甚至连激光雷达都没配备,智驾能力停留在基础阶段;宝马 5 系的 "自动驾驶辅助 Pro" 则严重依赖高精地图,在没有地图覆盖的区域就形同虚设。

更值得信赖的是,这套智驾系统通过了中国汽研 "智能汽车指数" 五星认证,在夜间行人识别、鬼探头规避等 "魔鬼测试" 中表现优异。有用户实测显示,在无保护左转、环岛绕行等复杂场景,享界 S9 的通过率高达 98.7%,而奔驰 E 级在类似场景下的接管率超过 30%,相当于每行驶 3 次复杂路况就需要驾驶员介入一次。尤其在暴雨夜这样的极端天气,激光雷达的优势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能比摄像头更早发现路面障碍物,为安全驾驶加上双重保险。

进入车内,松露棕 Nappa 真皮座椅触感细腻,128 色极光氛围灯可随音乐节奏变换色彩,AR-HUD 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将导航信息直接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驾驶员无需低头就能获取关键信息,既安全又充满科技感。

如果说智驾系统是给驾驶员的厚礼,那后排配置就是为乘客打造的移动行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张零重力座椅,轻轻按下按钮,座椅就能调节到 128° 的黄金仰角,这个角度经过人体工程学验证,能让身体压力均匀分布在 5 个支撑点上,配合座椅按摩功能,长途乘坐时疲劳感能降低 40%。要知道,这样的配置在奔驰 S 级上都需要选装,而享界 S9 增程版 Max + 版直接标配,让后排乘客也能享受 "头等舱" 待遇。


再看娱乐系统,车车内为 32 英寸升降式投影幕布堪称点睛之笔,支持 20-32 英寸无级缩放,100% DCI-P3 广色域带来影院级画质,配合 HUAWEI SOUND 21 扬声器音响系统,低音浑厚、高音清亮,坐在后排打开投影,放上一部喜欢的电影,仿佛置身于移动私人影院。对比之下,奔驰 E 级的后排娱乐系统不仅需要额外花 2.3 万元选装,而且只有 12 英寸小屏幕,效果天差地别。

让人惊喜的是空间利用率,通过 "OneBox" 设计理念,前机舱缩短至 800mm,为座舱腾出了 3460mm 的可用空间,得房率高达 67%,也就是说车内空间占整个车身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二。后排腿部空间达到 950mm,即使身高 1.8 米的乘客也能轻松翘起二郎腿,配合可调节头枕和电动遮阳帘,长途乘坐舒适性超过了很多同级别燃油车。反观奔驰 E 级,虽然打着 "行政加长" 的旗号,但实际座舱空间并没有明显提升,更多是视觉上的心理安慰。

作为增程车型,动力系统的 NVH 表现至关重要。享界 S9 搭载的华为雪鸮增程系统,采用 1.5t高效增程器搭配 DriveONE 电机,CLTC 纯电续航达到 365km(高配版本纯电续航最高可达),日常通勤完全可以当纯电车开,一周充一次电足够;综合续航达 1355km,长途出行也没有续航焦虑。更难得的是,即使在馈电状态下,得益于无感发电算法,增程器工作时车内噪音仅 58 分贝,相当于轻声交谈的音量,比很多燃油车怠速时还安静,彻底摆脱了传统增程车 "高速发电噪音大" 的痛点。

提到驾驶体验,传统燃油车的变速箱顿挫一直是痛点,而享界 S9 增程版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得益于电机驱动的天然优势,动力输出线性如纯电车,踩下电门瞬间就能感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0-100km/h 加速 6.9 秒,虽然不算暴躁,但足够应对日常超车需求。底盘方面,标配的空气悬架 + CDC 连续阻尼控制系统功不可没,这套系统能根据路况自动调节悬架软硬和高度,在舒适模式下,路过减速带时能过滤掉大部分颠簸;切换到运动模式,悬架变硬,过弯时车身侧倾明显减小,麋鹿测试成绩达到 81.4km/h,动态表现媲美宝马 530Li,真正做到了舒适性和操控性的兼顾。

说到价格,享界 S9 增程版的优势更是一目了然。以 34.8 万的 Max + 版为例,激光雷达、零重力座椅、激光投影、空气悬架 + CDC、HarmonyOS 座舱等配置全部标配,而这些配置在传统豪华品牌车型上几乎都需要选装,而且选装费用高得惊人:奔驰 E 级选装空气悬架要 4.2 万,零重力座椅更是只有更高价位车型才有;宝马 5 系选装智驾系统需要额外付费,后排娱乐系统更是想都别想;奥迪 A6L 同样在配置上层层加码,想要达到享界 S9 的水平,落地价轻松超过 60 万。
享界 S9 提供三个版本供消费者选择:31.8 万的 Max 版是确实良心,虽然比 Max + 版少了后排零重力座椅和激光投影,但依然标配了华为 ADS3.0 智驾、15.6 英寸中控屏、前排座椅通风加热等实用配置,适合预算敏感但又注重智驾和基础舒适性的用户;34.8 万的 Max + 版则是家庭用户的优选,后排零重力座椅和激光投影能极大提升乘坐体验,53 度的电池让纯电续航达到 365km,日常通勤完全用电,使用成本极低,配合 21 英寸轮毂和 HUD 增强现实抬头显示,既能满足商务需求,又能在周末体验速度与激情。
总的来说,享界 S9 增程版的出现,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传统豪华品牌的诸多问题:过于依赖品牌溢价,忽视技术创新;配置策略不够透明,选装项目繁多;动力系统更新缓慢,跟不上新能源时代的步伐。当奔驰还在靠 "立标情怀"、宝马靠 "操控神话"、奥迪靠 "行政标签" 吸引消费者时,中国品牌已经凭借全栈技术积累实现了弯道超车。华为在智能驾驶、三电系统、鸿蒙生态上的深厚功底,让享界 S9 不仅是一辆车,更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能与手机、智能家居等设备无缝连接,构建起完整的智慧出行生态。
在燃油车逐渐落幕的今天,它用实实在在的配置和技术,为 30 万级豪华轿车市场写下了新的价值标准。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豪华不再是车标带来的面子,而是科技带来的体验,传统豪华品牌的 "皇帝新衣" 终将被揭穿。或许,2025 年真的会成为燃油车时代的转折点,而享界 S9 增程版,正是那个敲响终局钟声的 "破局者"。当国产新能源车开始在豪华市场与传统列强正面交锋,并且凭借技术优势实现降维打击,这无疑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骄傲,也让我们对未来的出行生活充满期待。或许,属于中国品牌的汽车时代,真的来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