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汉L卖20.98万、唐L卖22.98万,比亚迪不打算给对手留活路?

    电动星球N头像电动星球N头像
    电动星球N4天前

    在上个月的「兆瓦闪充」发布会上,比亚迪汉 L、唐 L 两款新车,以「范例」的身份出现在发布会上。


    当时公布的预售价是,比亚迪汉 L EV「27~35 万元」,唐 L EV「28~36 万元」。



    搭载「兆瓦闪充」「千匹动力」「王者混动」等一系列产品点,比亚迪汉 L 和唐 L 这两款车型似乎已经脱离了「一般家用车」的范畴,希望以更绝对的产品力,成为市场上的标杆。


    但行业中也有另一种质疑的声音,比如,「家用车有无必要打造成动力猛兽?」


    说到底,比亚迪如何将「高性能」与「舒适家用」这一组看似矛盾的特性糅合到一起,成为了外界最期待的地方之一。


    来到 4 月 9 日,这两款车迎来了正式上市。和预计一样,借助插混动力,汉 L 和唐 L 的起售价有了一定下探,其中汉 L DM-p 价格为 20.98 万元、22.98 万元与 25.98 万元



    汉 L EV 共有三个版本,分别是 701km 激光雷达尊享版、701km 激光雷达旗舰版和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价格分别是 21.98 万元、23.98 万元和 27.98 万元



    唐 L DM-p 同样标配激光雷达,分为三个配置:22.98 万元的「215km 激光雷达旗舰型」、24.98 万元的「200km 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和 28.58 万元的「无人机玩家版」



    最后是唐 L EV 的价格,670km 激光雷达尊享型为 23.98 万元,670km 激光雷达旗舰型为 25.98 万元,顶配的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是 28.98 万元。



    「合理的价格」+「炸裂的参数」,能成为比亚迪打造 20~30 万元价位段标杆产品的成功公式吗?


    汉 L 和唐 L,依然是「范例」。


    「超级家用车」


    汉 L 和唐 L 的实车已经多次出现在比亚迪的发布会上,更在「兆瓦闪充」发布会上公布了内饰设计。再加上工信部的入网信息,这两款车型的大多数信息均已披露。


    基础表现


    简单回顾一下,尺寸方面,比亚迪汉 L 的长宽高分别为 5050×1960×1505mm,轴距 2970mm;唐 L 的长宽高尺寸则是 5040×1996×1760mm,轴距 2950mm。


    汉 L 车系的外观设计相对变化较少,能看得出与上一代的「龙颜」设计语言相互呼应。而唐 L 车系的设计变化较大,前灯组更「线条化」,也一改过去「大嘴」的前格栅设计,或需要一些重新熟悉的时间。



    汉 L 与唐 L 均提供 DM 和 EV 两种不同的动力形式,不过来到这个级别,插混版本的汉 L、唐 L,搭载的是 DM-p,更强调性能属性。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汉 L 还是唐 L,其内饰设计均经过重新设计。不过在配色和用料上,这两款新车显然在强调「稳重」和「成熟」,并不那么具备「年轻气息」。



    「1000 级」三电


    三电性能是两款新车的核心重点。


    先来说纯电版本,汉 L EV 与唐 L EV 均基于「超级 e 平台」打造,而该纯电平台最大的特征,便是「1000V 架构」。


    基于此,他们也是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的首发车型,配合比亚迪自建的充电桩,峰值充电功率能突破 1000kW。比亚迪表示,在汉 L EV 上,充电 5 分钟就能补能 400 公里。



    「1000V 架构」「1000kW 峰值功率」之外,超级 e 平台还能提供颇为出众的性能。双电机版本的汉 L EV 与唐 L EV 均能带来超过 1000Ps 的综合功率,从而让汉 L EV 的最快零百加速时间来到 2.7 秒,唐 L EV 也有 3.6 秒。



    而单电机版本汉 L EV 和唐 L EV,其单电机功率也达到 500kW,在同级别车型中颇为罕见。


    至于续航,汉 L EV 暂时仅有 83kWh 电池的版本,但根据动力形式的不同,后驱版续航最长,有 701km;四驱版的续航,则是 601km


    唐 L EV 这边,电池容量均为 100kWh,目前的 SKU 提供 670km 和 600km 两个版本的续航


    这样看来,和「夸张」的充电性能、加速性能相比,续航方面这两款新车只能说中规中矩。


    再来看搭载 DM 5.0 动力的汉 L、唐 L,前者的零百加速时间最快为 3.9 秒,后者则是 4.3 秒。选择插混车型的消费者往往更关心能耗表现,而上一代的 DM-p 插混系统,却在能耗上表现得一般。


    来到 5.0 时代,汉 L DM-p 的 NEDC 能耗为 4.6L/100km,唐 L DM-p 是 5.6L/100km



    最终,汉 L DM-p 的综合续航可达 1200km,纯电续航最高达 200km;唐 L DM-p 为 1430km,纯电续航最高 215km——不难看出,强调「性能」的 DM-p,绝对续航还是不如 DM-i 那般亮眼。


    整车智能


    作为比亚迪品牌下的旗舰序列,汉 L 与 唐 L 均配备「天神之眼 B」智驾系统。和中低端车型的「天神之眼 C」不一样,汉 L 和唐 L 能在高快路和城市道路使用智驾,覆盖面更广。


    座舱方面的亮点,是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后语音对话能力的提升。而整体的交互逻辑和能力边界,暂时没有看到有太大的变化。


    比亚迪对「智能化」的思考,依然坚持「智电融合」的技术路线,也就是充分整合底盘、座舱中的一系列零部件,将整车视为智能化的主体。


    以汉 L、唐 L 搭载的「云辇-C」底盘为例,结合道路预瞄、iTAC 智能扭矩控制系统等能力,比亚迪在汉 L 上加入了十档可调的「漂移模式」;也针对高速避障或极限操作的场景做了优化,高速工况下急打方向盘,驾驶员能以更小的方向盘角度,让车辆完成极限操作。


    比亚迪甚至将 AI 应用到了能耗管理的场景中。


    根本思路是,AI 系统能根据路况等信息更合理地切换动力模式,寻找「最佳 SoC」。比亚迪宣称,基于该能力,可让 DM-p 车型在通勤场景节油 12%,开启导航的情况下,节油达 18%



    到这里可见,比亚迪的「智能化思考」与常规车企不太一样。和单纯的「专注智驾」思路不同,比亚迪会更多地考虑整车智能的实现,和将 AI 技术应用到更丰富的场景中。


    新产品新打法


    乍一看,比亚迪希望将汉 L 和唐 L 打造成「无短板」的家用车——性能强、补能快、智能不差,还有宽敞的空间。


    最重要的是,还有相对有吸引力的价格。


    但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网友对比亚迪汉 L、唐 L 的产品定义出现疑问,本质上是没见过这样把「高性能」和「家用」糅杂到一起的产品。


    最常见的观点是,所谓「面面俱到」,意味着「事事不精」。


    当然比亚迪也可以说,这些都是「旧观点」,在电气化时代完全有可能会被颠覆


    事实是,新能源车要获得更强的性能相对容易,且过去多年,也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着。所以,一辆「家用车」以超强的性能来打底,并无不妥。


    这也是比亚迪打造「超级家用车」的基本逻辑——不需要有太多的取舍,智能也好、性能也好、补能也好,都尽量做好,取用多少是个人自由。



    另一个事实是,和上半年推出的「智驾版」车型不同,全新的车系汉 L 和唐 L,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打法。


    对于 30 万元以内的竞争对手,汉 L 和唐 L 的到来堪称「饱和打击」:价格上已经来到原来汉、唐车系的位置,同时配置上,又在某些方面做到了超越同级竞争对手。


    这意味着,比亚迪不打算做任何的「试探」,而是希望用这样「掀桌子」的方式,来彻底树立汉 L 和唐 L,这两款新品的市场地位


    吸引眼球的产品点有了,「惊爆价」也有了,比亚迪再次回到自己熟悉的赛道上。


    而这一次,汉 L、唐 L,能让比亚迪如愿以偿吗?


    (完)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