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在汽车行业智能化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大众汽车集团与地平线于4月7日宣布进一步深化高阶智能驾驶(HSD)合作。双方将通过合资公司酷睿程(CARIZON)加速研发基于地平线征程6芯片的全栈解决方案,目标于2026年率先搭载于大众全新紧凑级纯电车型,标志着外资车企在智能化转型中迈出关键一步。

合作核心:技术攻坚与成本优化
此次合作聚焦地平线全场景智能驾驶方案HSD(Horizon SuperDrive™),其搭载的征程6P芯片单颗算力达560TOPS,支持VLA大模型运行,可实现复杂城市场景的拟人化驾驶体验。例如,在狭窄道路掉头、人车混行区域等高难度场景中,HSD的千公里接管率低至0.12次,较行业平均水平显著提升。此外,HSD通过软硬协同设计,将高速NOA与城区智驾功能的开发周期压缩至18个月,较行业快25%,首批车型单位算力成本控制在0.8元/TOPS,实现了性能与成本的“剪刀差突破”。

战略背景:外资车企的智能化补课
大众与地平线的合作始于2022年,彼时大众以24亿欧元注资地平线,创下其在华40年来最大单笔技术投资纪录。这一动作背后,是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的严峻挑战:2024年主流合资品牌销量同比下滑15.7%,市场份额跌破30%,智能化短板成为关键掣肘。以大众朗逸、丰田凯美瑞为代表的传统热销车型因车机系统滞后、智驾体验不佳,终端售价大幅跳水,凯美瑞起售价甚至跌至12万元区间。
为扭转劣势,大众中国CEO贝瑞德强调“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推动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中国从“本土化适配”转向“本土化开发”。目前,酷睿程已汇聚500余名工程师,专注于全栈智驾方案的研发,并计划将HSD系统扩展至保时捷等高端品牌,进一步强化技术协同效应。

市场影响:智驾平权与技术出海
随着比亚迪等车企将高阶智驾门槛拉至10万元以下,智能化竞争已演变为“另一种形式的价格战”。大众与地平线的合作不仅意在弥补自身短板,更试图通过技术降本实现“智驾平权”。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指出,搭载征程芯片的车型已覆盖8万至百万级全价格带,未来HSD系统或反向输出至欧洲市场,完成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换市场”的转型。

行业展望:2025年成关键分水岭
中信建投研报显示,2025年将是智驾技术规模化落地的转折点。大众等外资车企计划于2026年前后推出基于全新电子架构的智能车型,而中国本土品牌则凭借“成熟电动化+低成本智能化”组合发起降维打击。对此,里斯咨询全球CEO张云指出,单纯依赖外部采购难以建立长期优势,企业需在安全性或特定场景响应能力上实现差异化创新。
大众与地平线的合作,既是外资车企依托本土化生态突破智能化瓶颈的缩影,也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从技术追随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角色转变。随着HSD方案的落地,这场围绕智能化的话语权争夺战,或将重塑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