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地区选择混动还是纯电车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气候因素
- 纯电车型:北方冬季寒冷,锂电池在低温下容量衰减明显,纯电动车实际续航可能缩水至标称值的 50%-70%。例如,标称 500 公里的车型在冬季可能仅能行驶 250-300 公里,而且充电效率也会降低。同时,冬季车内供暖需要消耗电能,会进一步缩短续航里程。
- 混动车型:插电混动(PHEV)和增程式(EREV)在电量耗尽后可切换到燃油模式,能避免续航焦虑,更适合冬季有长途出行需求的用户。不过,混动车型的电池在低温下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有燃油发动机作为补充,整体影响相对较小。
使用场景
- 纯电车型:如果每日通勤距离较短,不超过 100 公里,且家庭或单位有方便的充电条件,那么纯电车型是比较经济实惠的选择,其电费成本约为 0.3-0.6 元 / 公里。
- 混动车型:对于经常有长途出行需求或行驶路况较为复杂的用户,混动车型更为合适。插电混动车型的综合续航可达 1000 公里以上,短途用电、长途用油,能较好地兼顾不同出行需求。增程式混动车型结构相对简单,但高速能耗较高,更适合以市区出行为主、偶尔长途的场景。
成本与维护
- 纯电车型:购车时通常享受免购置税、补贴等政策,但同级别车型价格一般高于燃油车。使用成本方面,电费低且保养简单,因为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复杂机械部件。但需要考虑电池衰减问题,长期使用下来,电池更换成本较高,约占总车价的 30%-50%。
- 混动车型:价格介于燃油车与纯电车之间,部分车型已具备较高性价比。使用过程中需要兼顾油费和保养,由于有发动机和电机,需要进行双重维护,但电池容量较小,寿命压力相对较低。
政策与市场趋势
- 纯电车型:在一些城市,新能源车(含插混)可享绿牌优先通行等便利。随着技术的发展,纯电车型的续航里程不断提高,充电设施也在不断完善。
- 混动车型:2025 年起,部分城市可能限制插混车型的牌照政策,但哈尔滨尚未跟进。车企也在加速布局长续航插混车型,进一步降低油耗和电池依赖。
充电设施
- 纯电车型:对充电设施的依赖度较高。北方地区的公共充电桩主要集中在市区,郊区和高速公路沿线覆盖不足,且冬季充电效率可能因低温进一步降低。如果家庭没有固定充电桩,纯电车型的日常使用会受到较大限制。
- 混动车型:插电混动车型无需完全依赖充电桩,即便在充电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燃油模式行驶,具有更高的适应性。
总之,如果是家庭唯一用车,需要兼顾长途与短途出行,或者充电条件不稳定,以及冬季频繁长途出行的用户,推荐选择混动车型,如比亚迪汉 DM-i、吉利银河 L7 等。如果家庭已有燃油车,第二辆车用于市区代步,且充电便利,注重环保与低使用成本,那么可以考虑纯电车型,如比亚迪汉 EV、特斯拉 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 等。
12 篇资料
编辑
分享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懂车帝客户端查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