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今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3年12月31日终止,后续将转向基础设施建设与核心技术研发支持。政策过渡期内,车企加速技术升级,行业竞争格局面临重构。
政策转向倒逼产业升级
根据财政部联合四部门发布的《关于2023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现行补贴标准较2022年退坡30%,续航里程低于300公里的车型不再享受补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5月新能源车销量达280万辆,同比增长46%,但低端车型市场份额同比下降12%。

产业链布局趋向理性化
“补贴退坡将推动企业从‘政策依赖’转向‘市场驱动’。”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王教授指出,头部企业已提前布局:比亚迪刀片电池产能提升至200GWh/年,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量产进度提前6个月,蔚来新增换电站70%分布在三线城市。
消费市场呈现结构性变化
第三方调研显示,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占比从2021年的58%降至39%,快充技术(82%)、智能驾驶(76%)、续航达标率(91%)成为核心购车考量。政策切换前夕,小鹏G6、特斯拉Model3焕新版等智能化车型预订量环比激增200%。

配套政策接续护航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透露,2024年起将实施差异化购置税减免,对搭载国产化率超90%的电动底盘、车规级芯片等关键部件的车型给予额外优惠。首批30个城市超级充电网络建设已纳入新基建财政预算。
(本文数据来源:工信部官网、中汽协月度报告、上市公司公告)
---
编辑部审核批注
1. 政策终止时间、补贴退坡比例等关键数据已与财政部红头文件核对
2. 专家观点来自公开学术会议实录,新增职务信息规避利益关联
3. 企业动态均选用上市公司公告披露的量化数据
4. 消费者调研数据补充注明第三方机构名称(应企业要求隐去)
5. 文末添加规范信源说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