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系列新关税政策“靴子落地”。美国白宫当日发表声明称,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以提高美国的竞争优势,保护美国主权,并加强美国国家和经济安全。按照该声明,特朗普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该关税于4月5日生效;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于4月9日生效。此外,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于4月3日生效。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已迅速宣布将采取反制措施,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陆续跟上。
美方屡屡挥舞的“关税大棒”在全球汽车产业链引发强烈反响,使得全球贸易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多位行业分析师警告称,新关税政策将推高汽车售价,并可能扰乱现有的跨国生产体系和供应链体系。
加征25%进口汽车关税
整车、零部件“一网打尽”
除了10%的“基准关税”,部分国家和地区面临更高的税率。特朗普所展示的“对等关税”图表显示,对中国的“对等关税”为34%,对欧盟20%,对英国10%,对瑞士31%,对印度26%,对韩国25%,对日本24%,对泰国36%,对越南46%,对柬埔寨49%……另外,对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加墨商品继续豁免关税。但一些商品不受“对等关税”的约束,其中就包括汽车、钢铝等。
据悉,汽车关税将涵盖汽车、轻型卡车、发动机、变速器、锂离子电池以及轮胎、减震器和火花塞电线等较小的零部件。根据相关公告,美国从4月3日起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进口汽车零部件将从《联邦公报》通知中指定的日期起开始加征25%的关税,该日期不会迟于2025年5月3日。也就是说,进口汽车零部件将最多有1个月的豁免期。根据白宫文件中的描述,最新25%的汽车关税是在已有关税基础上加征的。
另外,针对符合《美墨加协定》标准的进口汽车,进口商将有认证机会,产品中的非美国原产部分价值将被征收25%关税。至于符合《美墨加协定》标准的进口汽车零部件将暂时免征关税,待美方建立针对非美国原产部分的征税机制后再进行调整。
可以看到,特朗普所提议的进口关税,不只是针对整车,也涉及关键零部件,打击面非常广。就像加拿大总理卡尼所说,一般而言,汽车零部件在最终组装前需要经过6次跨境运输,高额关税将使汽车供应链变得极其脆弱。
在特朗普宣布加征汽车关税后,法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法雷奥表示,该公司无法继续消化由于关税而增加的成本压力。法雷奥一名发言人回应道:“鉴于当前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我们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
美国智库机构外交关系委员会(CFR)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家布拉德·塞策认为,汽车关税将使得外国汽车制造商在美国本土的生产和运营变得更加复杂。

波及范围广
多国迅速提出反制
虽然美国对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加墨商品继续豁免关税,但汽车、钢铁等特殊商品不在豁免之列。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销售的新车中,仅有一半是在美国制造,另外50%来自进口。在进口至美国的汽车中,大约一半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另外一半来自日本、韩国、德国等国。从金额来看,2024年美国进口最多的是来自墨西哥的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其次依次是欧盟、加拿大、日本、韩国等。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去年美国进口了约800万辆新乘用车和轻型卡车,总价值超过2400亿美元。
毫无疑问,汽车关税生效,墨西哥、加拿大、欧盟、日本、韩国等美国盟友将遭受最严重的冲击,尤其是墨西哥和加拿大。根据标准普尔的数据,2024年墨西哥共制造了400万辆汽车,其中61%出口至美国;加拿大制造了130万辆汽车,其中86%出口至美国。另外,根据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的分析,墨西哥和加拿大在美国进口汽车零部件中的份额几乎与整车相同。
加拿大总理卡尼日前表示,特朗普的全面关税政策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贸易体系,该政策将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加拿大将采取反制措施。此外,卡尼此前还承诺,将设立一项20亿加元的“战略应对基金”,以支持加拿大汽车制造业,并强化受到美国关税威胁的供应链体系。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示,美国的加征关税政策将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墨西哥将采取措施保护本国人民和就业。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若从价值来看,欧洲是美国第二大进口汽车来源地。美国的汽车关税生效,将使欧洲汽车制造商势受到不小的冲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有强有力的反制计划,必要时将反击美国关税政策。冯德莱恩还表示,美国广泛加征关税只会让国际贸易状况变得更加糟糕。
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自由贸易是全球繁荣的基石,但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保护主义政策正使其面临严峻挑战,欧盟将继续果断应对。“贸易战没有真正的赢家,只会损害所有参与方的利益,包括美国自身。”他强调。法国总统马克龙则指出,加征关税不是一个好主意,实施关税政策将破坏全球供应链,短期内会引发通胀并导致失业,欧洲必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以维护自身权益。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特朗普政府对汽车进口征收25%的关税将对日本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冲击,他承诺将采取全面措施保护当地就业。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则表示,美国汽车关税生效,将给韩国汽车行业带来相当大的损失,政府将制定紧急应对措施。
当地时间4月2日,巴西国会批准了一项法案,允许政府对贸易壁垒做出回应。此外,泰国等一些向美国出口汽车零部件较多的国家也表示强烈不满。
至于中国,虽然整车出口美国规模较小,但零部件出口额达150亿至200亿美元,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占比较高。以通用汽车、福特为例,其北美车型中30%的零部件来自中国供应链。更重要的是,墨西哥是中国对美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重要中转地。2024年中国对墨西哥出口汽车45万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墨转口组装后通过《美墨加协定》免税进入美国市场。但在新关税政策下,这部分车辆和零部件也面临额外关税,对转口贸易影响很大。

新车、二手车全面涨价
平价车型“首当其冲”
毫无疑问,汽车关税将推高美国汽车售价,不管是新车、二手车,还是汽车保险和维修费用。
美国汽车研究中心称,由于美国汽车行业严重依赖进口零部件,预计汽车关税将使美国消费者的购车成本高出数千美元,在打击新车销售的同时导致一些汽车工人失业。美国经济咨询公司安德森经济集团则警告称,汽车关税将推高美国本地的汽车制造成本,每辆车的成本将增加3500美元到1.2万美元。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由于汽车关税影响范围广泛,如果车企完全转嫁关税,那么进口汽车价格的潜在涨幅将在19%~22%之间;另外,由于进口零部件价格上涨,美国本土制造汽车的价格将上涨2%~5%。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加征汽车关税意味着美国平均新车价格将整体上涨10%~12%。
随着新车价格的上涨,美国消费者可能会转向价格相对便宜的二手车,最终推高二手车的价格。而二手车和汽车零部件价格的上涨,往往会导致汽车保险的成本上升,“牵一发而动全身”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美国爱德蒙兹汽车网站分析师杰西卡·考德威尔指出:“许多汽车零部件依赖全球采购,汽车关税将推高车主维修成本和经销商的车辆翻新成本。而且,如果事故车辆要依赖进口零部件,维修费用势必会增加,保险费率也会水涨船高。”
美国豪华车细分市场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因为很多豪华品牌的汽车来自进口。例如,法拉利近日表示,计划将部分车型在美国的售价提高至多10%,以应对关税影响。据悉,美国是法拉利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2024年其在美国的销量同比增长6%,达到3452辆。值得注意的是,该品牌所有车型均产自意大利北部马拉内罗工厂。
奥迪方面近日也表示,品牌正在考虑是否通过涨价将部分美国进口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并透露将于今年决定是否在北美启动本土化生产。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豪华品牌黏性较强,涨价带来的冲击可能要明显小于大众化品牌,因为后者的潜在客户对价格更加敏感。
美国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汽车关税对美国平价车型影响更大,因为通用汽车、福特、现代、本田等品牌在美国销售的平价车型大部分都在美国境外生产。美国考克斯汽车咨询公司指出,目前美国市场上约有20款车型售价低于3万美元,其中半数以上将受到汽车关税政策的严重冲击。日前,现代汽车北美分公司告诉其美国经销商,或将提高现代汽车产品在美批发销售价格。

特斯拉本土化率最高
但“并非毫发无损”
3月27日,在特朗普宣布将加征汽车关税的次日,美股三大指数再次收跌,汽车产业链成为“重灾区”。其中,通用汽车股价大跌7.36%、福特收跌3.88%、零部件巨头安道拓重挫10.47%。
不过,在竞争对手股价大跌的同时,特斯拉股价却逆势上涨1.7%。这主要是因为特斯拉在美国销售的汽车100%在本地生产,在加征汽车关税的大背景下,相比其他汽车品牌更有优势。由于无需支付整车进口关税,特斯拉在定价上更有回旋余地。
另外,Rivian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也是100%在当地生产。福特在美国销售的汽车本土化率为77%,本田为65%,Stellantis集团为57%,斯巴鲁为56%,日产与通用汽车均为52%,丰田为48%,宝马为48%,梅赛德斯-奔驰为43%,现代起亚为33%,大众为21%,马自达为19%,沃尔沃为13%。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车企在美国的本土化率,衡量标准仅是整车在美国本土组装生产,并不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来源。
另据美国知名汽车网站Cars.com发布的2024年“美国制造指数”(AMI)榜单,特斯拉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再次排名第一。据悉,AMI指数根据汽车在美国的本土化程度进行排名。车辆最终组装地、北美产零部件的使用比例、车辆发动机原产地、车辆变速器原产地、制造过程中雇用美国工人比例,是影响排名的五大关键因素。如果按品牌来划分,特斯拉也是“美国制造指数”得分最高的汽车品牌。
近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称:“需要指出的是,特斯拉并非毫发无损。新关税政策对特斯拉的影响仍然很大。”在此之前,特朗普曾透露,在汽车关税问题上,其重要顾问马斯克并未提出建议,“因为他可能存在利益冲突”。而马斯克称,特斯拉在美国制造并销售的汽车含有25%~40%的国外零部件,从5月起这些零部件被征税仍然会导致成本上升。据悉,特斯拉和其他汽车制造商通常会从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等国的供应商处采购前照灯、汽车玻璃、刹车部件、车身面板、悬挂部件等。
此前,特斯拉公司曾致信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警告美国政府的高额关税政策可能使特斯拉沦为针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的目标。“过高的关税将推高美国必要进口商品的成本。此外,贸易争端还将面临报复性措施,造成美国出口电动汽车的关税增加。而且,即使车企推进供应链本地化,在美国境内采购某些零部件仍然非常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该公司表示。

通过关税威逼制造业回流
或最终落得一场空
显而易见,特朗普正试图通过提高关税,迫使汽车厂商在美国生产汽车,这正是其“制造业回流”政策的关键一环。
当地时间3月29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不在乎”汽车制造商因关税而涨价。对外国制造汽车征收“永久性关税”将促进美国工厂的发展,他相信此举将增加美国制造汽车的销量。特朗普还表示,希望汽车制造商涨价,因为如果他们涨价,人们就会购买美国制造的汽车。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主席费恩对此举表示欢迎,他说:“特朗普总统的新关税是全美汽车工人和蓝领社区的重大利好,现在责任落在了底特律三巨头以及大众等所有汽车制造商的肩上,这些车企必须将更多工作岗位带回美国。”
相比之下,美国汽车行业机构普遍提出反对意见。美国对外贸易委员会副主席蒂凡尼·史密斯表示:“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可能损害该行业的竞争力和出口潜力,而汽车行业的成功建立在高度整合的国际供应链和市场上。我们敦促美国政府聚焦美国汽车行业竞争力,优先为在本土生产出口车辆的汽车企业开拓市场机遇。”
在特朗普官宣汽车关税政策前夕,现代汽车集团宣布,从2025年到2028年,其将在美国投资210亿美元,聚焦扩大制造能力、推进未来技术发展和加强美国能源基础设施等战略重点。特朗普称,这正是其政府利用关税向外国制造商施压,以创造美国就业机会的证明。
不过,更多车企仍处于观望态度。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大部分车企似乎并未急于将生产转移至美国,来规避关税。一是因为特朗普的政策总是朝令夕改,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二是汽车制造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重新布局需要大量投资;最后,新工厂通常需要3年甚至更久才能投产,对于政府换届后政策衔接的疑虑,也让汽车厂商倾向于继续观望。另外,美国工业基础设施老化、劳动力成本高企等也是“劝退”因素。总而言之,特朗普通过高额关税来制造业回流,可能并不会带来其想要的结果,而是会给全球,包括美国汽车产业链带来的沉重的打击。分析师普遍认为,关税会提高物价,抑制经济增长,增加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
文/编辑:万莹 版式:刘晓烨
给小编加个鸡腿!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