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全球车迷目光聚焦上海,第二十一届国际车展即将拉开帷幕。在这场“智行未来·绿动世界”的科技盛宴中,谁将改写市场格局? 一边是燃油车“逆天改命”,一边是新能源“价格屠夫”频出,更有多款百万级豪车首次亮相。从20万级家用SUV到千万级限量超跑。本文为你划重点:哪些车值得熬夜看展?哪些技术将成行业拐点?

1.问界M8
预售价36.8万起,预售两周订单破8万,问界M8凭什么让特斯拉都紧张?答案藏在华为ADS 2.0系统里——双激光雷达+11摄像头硬件堆料,支持城区高阶智驾,直接对标百万级豪车。但争议点在于:增程式动力是否属于“伪新能源”? 燃油党为智能买单的意愿,将决定这波热度能否持续 。

2. 乐道L90:
对标理想L9,起售价或下探至20万,乐道L90的杀手锏是换电技术+BaaS电池租赁。但问题来了:L60销量未达预期,L90能否靠“低价换市场”突围?若真能实现“20万买蔚来级服务”,燃油中大型SUV怕是要瑟瑟发抖 。

3. 极氪9X:
车长超5.3米,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激光雷达,极氪9X瞄准的是高端市场空白。最狠的是1200V超快充技术,5分钟补能500公里,直接击穿用户续航焦虑。但45万起售价能否让消费者买单?毕竟隔壁问界M8用更低价格提供了相似智驾体验 。

4. 小鹏G7:
放弃激光雷达,押注纯视觉方案,小鹏G7的CLTC续航702公里+12分钟快充,试图用25万级定价抢特斯拉Model Y用户。但行业质疑:没有激光雷达,极端天气下安全性能否保障? 这场技术路线的赌局,结果可能影响未来三年智驾赛道格局 。

5. 奥迪A5L:
搭载华为ADS 2.0的燃油车你见过吗?奥迪A5L用双激光雷达+HarmonyOS座舱,试图证明“燃油+智能”才是最优解。但现实骨感:消费者会为“伪电动化”买单吗? 若销量不佳,传统豪华品牌转型或将加速崩盘 。

趋势观察:车展背后的三大暗流
① 价格战白热化
从乐道L90的20万起售到小米YU7的23万定价,车企疯狂内卷背后,是电池成本下降+政策补贴退坡的双重挤压。但低价是否意味着减配?某品牌高管私下透露:“20万级车型正在砍掉L2级智驾。”
② L3级辅助驾驶法规滞后
极氪9X、尊界S800等车型宣称支持L3,但国内法规尚未放开。车企的“期货式宣传”让消费者买单,落地遥遥无期。律师解读:若宣传与实际不符,车企恐面临巨额罚款 。
③ 激光雷达平民化
比亚迪、奇瑞将激光雷达装到10万级车型,但用户调研显示:70%消费者认为“入门智驾是智商税”。成本与实用性如何平衡?这场争论或将决定智驾技术普及速度 。
如果让你选择,哪款车让你心动?为什么?你更看重新能源车的哪项技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