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宣布“西安号”下水,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深圳号”将首航! 这可不是普通的船队,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霸主向全球亮出的“海上超级高铁”——总长近220米的“深圳号”能一口气装下9200辆比亚迪新能源车,比两个足球场还大的甲板上,密密麻麻的新车整装待发,这架势直接把全球汽车运输船的天花板顶破了!
要说这艘“巨无霸”到底牛在哪? 光是LNG双燃料动力还不够,船上居然装的是比亚迪自家研发的箱式电池组,配上轴带发电机,活生生把船变成了“海上移动充电宝”。 船身涂的减阻防污漆,就像给巨轮穿上了“鲨鱼皮泳衣”,一趟跑下来能省下15%的燃油。 难怪有网友调侃:“比亚迪这是把车卖到全球不算,连运车的船都要拿技术冠军! ”

眼瞅着比亚迪的船队像下饺子似的入水,最新下水的“西安号”已经是第六艘了。 从2024年1月首艘“开拓者1号”启航欧洲,到今年4月“西安号”亮相,比亚迪硬是用两年时间建起半支舰队。 现在8艘船已完成6艘,剩下两艘9200车位的大家伙明年铁定到位,到时候这支“中国制造特快专列”每年能运超百万辆新车出海,直接把日韩车企的传统海运路线撕开个大口子!
要说比亚迪这波操作有多聪明? 看看船名就知道——西安、深圳、合肥、长沙,全是自家生产基地的城市名。 这哪是简单起名啊,分明是把产业链从内陆到沿海串成了珍珠链。 西安基地造的车直接上“西安号”,合肥产的车型由“合肥号”承运,光是运输成本就能砍掉三成。 有数据为证:去年通过自建船队运输的车辆,出口成本直降18%,欧洲市场交货周期缩短了整整10天!
现在这支舰队可都是“明星阵容”:“开拓者1号”打头阵,“常州号”“合肥号”主攻欧洲线,“深圳号”“长沙号”专跑远洋航线。 最狠的是“深圳号”,人家跑一趟就能装满2.3列中欧班列的运量,从深圳盐田港出发,18.5节的航速比普通滚装船快出1/4,去趟荷兰鹿特丹比竞争对手少花3天。 有海运老司机算过账:光这一艘船每年就能多跑两趟,多赚4个亿!
别看现在风光,两年前比亚迪刚宣布要造船时,多少人都等着看笑话。 结果人家愣是玩出花:中集来福士造7000车位船,广船国际搞双燃料系统,南京金陵专攻9200车位巨轮。 最新下水的“西安号”就是南京金陵的手笔,船坞里现在还有两艘9200车位的正在赶工。 按这个速度,到2026年比亚迪的船队总运力能抵得上三个国际航运巨头!
要说最让老外眼红的,还得是船上那些黑科技。 就拿“深圳号”来说,首次应用的智能配载系统,能根据车辆尺寸自动优化摆放方案,比传统人工排班提升30%装载效率。 船上还装了5G智能监控,深圳总部的工程师能实时查看大西洋上的船舶状态。 有德国船东看了直摇头:“我们刚研究明白LNG动力,中国人已经把新能源车和智能船玩出花了! ”
这支“钢铁舰队”背后,是比亚迪每年砸50亿的真金白银。 但花得值——自建船队后,国际运费从每辆车380美元砍到220美元,光运费每年就能省出20个“小目标”。 更绝的是把海运主动权攥在了手里,去年欧洲港口大拥堵时,比亚迪的船队靠着智能调度系统硬是没耽误交货,把特斯拉急得跳脚。
现在站在深圳盐田港码头,看着印有“BYD”标志的巨轮鸣笛启航,甲板上崭新的元PLUS(图片|配置|询价)、海豹整装待发,这场面比任何广告都提气。 有网友说得好:“以前是中国货用外国船,现在是国产车坐中国船,这才叫真正的双赢!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