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汽车:北京上海武汉的“香饽饽”,为何抢破头也要拿下?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地方政府对造车新势力的争夺,堪比古代皇帝选妃。

    小米汽车

    谁能抢到新势力落户,谁就能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占据先机。

    而如今,这场-抢人大战-的最新主角,正是雷军的小米汽车。

    北京、上海、武汉三地为了小米汽车的产能分配,几乎-打-得头破血流。

    为什么?

    因为小米汽车是目前唯一还有巨大产能缺口的新势力,只要能落地,就能迅速拉满产能,带动地方经济。

    这背后的逻辑,远比表面看到的更复杂。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能过剩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比亚迪、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车企的工厂遍布全国,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空置产能-——工厂建好了,车却卖不动。

    但小米汽车不一样。

    雷军的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一发布,订单量直接爆表。

    尽管价格不算便宜,但凭借小米的品牌号召力和-性价比之王-的标签,市场对它的接受度极高。

    小米汽车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卖不出去,而是产能跟不上。

    这就让地方政府看到了机会——谁能抢到小米的产能,谁就能直接享受税收、就业、产业链升级的红利。

    毕竟,一个年产能30万辆的汽车工厂,能带动上下游数百家配套企业,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对地方GDP的拉动效果堪比-印钞机-。

    目前,小米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北京亦庄,但产能远远不够。

    于是,雷军开始在全国物色第二、第三工厂的选址。

    北京、上海、武汉三地政府闻风而动,纷纷抛出橄榄枝。

    北京是小米总部所在地,雷军在这里有深厚的政商关系。

    亦庄工厂已经投产,北京当然希望小米继续加码。

    但问题在于,北京的用地成本高,环保限制严格,扩产难度大。

    上海有特斯拉超级工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熟。

    如果小米落户上海,不仅能享受成熟的供应链,还能和特斯拉-做邻居-,形成集群效应。

    但上海的土地资源同样紧张,而且已经有特斯拉、蔚来、上汽等巨头,小米能否拿到足够优惠的政策,还是个未知数。

    雷军是湖北人,武汉大学校友,对家乡感情深厚。

    武汉早就喊出-让雷军回家造车-的口号,甚至提前规划了土地和配套政策。

    武汉的优势是土地便宜、劳动力成本低,而且湖北正在全力打造-光谷-汽车产业带,急需小米这样的标杆企业。

    三地争夺的背后,其实是地方经济转型的焦虑。

    传统燃油车时代,长春(一汽)、广州(广汽)、上海(上汽)是赢家;新能源时代,合肥押注蔚来,西安引进比亚迪,深圳坐拥比亚迪总部……谁都不想掉队。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失败者比比皆是——恒大汽车烧光几百亿,最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小米汽车

    宝能汽车号称要干翻特斯拉,结果工厂杂草丛生;威马汽车一度风生水起,如今却深陷破产危机。

    但小米汽车不一样,它的成功几乎是板上钉钉。

    原因有三:

    (1)雷军的-钞能力-

    造车是个烧钱的游戏,蔚来李斌曾说:-没有200亿别想造车。

    -而小米手握上千亿现金,雷军更是放话-未来十年投入100亿美元-。

    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2)小米的-粉丝经济-

    小米手机积累了数亿用户,这些用户对小米品牌有极高的忠诚度。

    只要小米汽车不犯致命错误,这批用户就是天然的购买群体。

    别的车企花钱买流量,小米自带流量。

    (3)供应链管理能力

    小米在手机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供应链管理能力极强。

    而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本质上也是供应链整合的游戏。

    雷军玩供应链,比很多传统车企还熟练。

    所以,地方政府抢小米汽车,本质上是在抢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现在,雷军成了-最忙新郎官-。

    如果把地方政府比作-丈母娘-,那雷军现在就是史上最抢手的-新郎官-。

    北京丈母娘:-小雷啊,你在北京这么多年,可不能忘本啊!要扩产?亦庄再给你500亩地!-

    上海丈母娘:-雷总,来上海吧!特斯拉都能在这儿混得好,你怕啥?政策?好说好说!-

    武汉丈母娘:-军儿啊,家乡人民盼着你回来呢!地随便挑,税能免就免!-

    雷军:-……-(默默打开Excel,开始算账)

    从商业逻辑看,小米汽车很可能会采取**-三厂布局-**:

    北京(总部+高端产能)——维持品牌调性,服务北方市场。

    上海(长三角供应链)——利用成熟产业链,辐射华东市场。

    武汉(低成本制造基地)——降低生产成本,进军中低端市场。

    这样一来,小米汽车既能保证产能,又能优化成本结构,还能讨好三地政府,堪称-端水大师-。

    小米汽车的争夺战,折射出中国地方政府在产业转型中的深度焦虑。

    传统燃油车时代,汽车工业是地方经济的支柱;新能源时代,谁抢到头部车企,谁就能在未来十年占据先机。

    而雷军的小米汽车,恰好是目前唯一一个-稳赚不赔-的标的。

    所以,北京、上海、武汉抢破头,也就不难理解了。

    小米汽车

    最后,调侃一句:雷军现在最烦恼的,可能不是-车卖不出去-,而是-该先答应哪个丈母娘-……

    (您的慷慨打赏,积极评论、转发、点赞是我不竭的动力)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举报-反馈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